環境影響評價是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的主要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環境影響評價簡稱“環評”,按照評價對象一般分為對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和對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 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有關部門、設區的市級以上地其有關部門,對其組織編制的土地利用的有關規劃和區域、流域、海域的建設、開發利用規劃(以下稱綜合性規劃),以及工業、農業、畜牧業、林業、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設、旅游、自然資源開發的有關專項規劃(以下稱專項規劃),應當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編制綜合性規劃,應當根據規劃實施后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編寫環境影響篇章或者說明;編制專項規劃,應當在規劃草案報送審批前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22. 評價結果可以為環境保護和人類健康提供科學依據。環境影響評價售價
環境影響評價是指對擬議中的人為活動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論證,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采取的防治措施和對策。環境影響評價作為一項科學方法和技術手段。任何個人和組織都可應用,為人類開發活動提供指導依據。環境影響評價是建立在環境監測技術、污染物擴散規律、環境質量對人體健康影響、自然界自凈能力等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門科學技術,其功能包括判斷功能、預測功能、選擇功能和導向功能。《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03年9月1日施行)規定:環境影響評價,是指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法律強制規定環境影響評價為指導人們開發活動的必須行為,成為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是貫徹“預防為主”環境保護方針的重要手段。 溫州關于環境影響評價廠家41. 愛嘉環環境影響評價可以促進環境保護和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協調發展。
規劃編制機關在報送審批綜合性規劃草案和專項規劃中的指導性規劃草案時,應當將環境影響篇章或者說明作為規劃草案的組成部分一并報送規劃審批機關。未編寫環境影響篇章或者說明的,規劃審批機關應當要求其補充;未補充的,規劃審批機關不予審批。規劃編制機關在報送審批專項規劃草案時,應當將環境影響報告書一并附送規劃審批機關審查;未附送環境影響報告書的,規劃審批機關應當要求其補充;未補充的,規劃審批機關不予審批。設區的市級以上審批的專項規劃,在審批前由其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召集有關部門組成審查小組,對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審查。審查小組應當提交書面審查意見。
作為一個企業主,新開一個工廠,除了辦理營業執照,稅務等手續外,還有一個手續繞不過去,而且需要在建廠、安裝設備前辦理完成,這個手續就是環評,主管單位就是各級生態環境部門,一般就是各生態環境局。那么環評是什么??環評是個簡稱,其全稱叫環境影響評價,是針對企業擬進行的生產建設活動,從環境方面分析其實施的合理性。評價的方式由專業的第三方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按程序提交給生態環境部門審批。書/表的主要內容包括產業和規劃相符性分析、污染產生情況,以及提出相應的污染治理措施等。環評行為的成果就是環評單位編制的、通過審批的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和生態環境部門出具的環評審批意見,也叫環評批復(紅頭文件),這兩個文件都需要企業妥善保存,以后會經常用到。 8.環境影響評價符合國家和地方規定的總量控制要求;
通過環境影響評價,可以調查清楚周圍環境的現狀,預測建設項目對環境影響的范圍、程度和趨勢,提出有針對性的環境保護措施;環境影響評價還可以為建設項目的環境管理提供科學依據。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發展階段編輯我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立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創立階段。1973年首先提出環境影響評價的概念,1979年頒布的《環境保護法(試行)》使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化、法律化。1981年發布的《基本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專門對環境影響評價的基本內容和程序作了規定。后經修改,1986年頒布了《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了環境影響評價的范圍、內容、管理權限和責任。第二階段為發展階段。1989年頒布正式《環境保護法》,該法第13條規定:“建設污染環境的項目,必須遵守國家有關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的規定。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必須對建設項目產生的污染和對環境的影響做出評價,規定防治措施,經項目主管部門預審并依照規定的程序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環境影響報告書經批準后,計劃部門方可批準建設項目設計任務書。”1998年,頒布了《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進一步提高了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立法規格。評價結果可以為環境保護和社會進步提供經驗和借鑒。什么是環境影響評價銷售公司
47. 評價結果可以為環境保護和能源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環境影響評價售價
(11)生態影響評價。通過定量地揭示與預測人類活動對生態的影響及其對人類健康與經濟發展的作用分析,來確定一個地區的生態負荷或環境容量。(12)生物多樣性。一定空間范圍內各種各樣有機體的變異性及其有規律地結合在一起的各種生態復合體總稱。包括基因、物種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層次。(13)生物監測。利用生物個體、種群或群落對環境質量及其變化所產生的反應和影響來闡明環境污染的性質、程度和范圍,從生物學角度評價環境質量的性質、程度和范圍,從生物學角度評價環境質量的過程。(14)生態監測。是觀測與評價生態系統的自然變化及對人為變化所做出的反應,是對各類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的時空格局變量的測定。 [3](15)背景噪聲。除研究對象以外所有噪聲的總稱。環境影響評價售價
整體性是各環境要素或環境各組成部分之間因有其相互確定的數量與空間位置并以特定的相互作用而構成具有特定...
【詳情】根據我國環境保護法律和有關行政法規的規定,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應當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
【詳情】二、公眾參與意見的主要事項 (1)任何有環保利害關系的單位和個人,可...
【詳情】在給大家講解關于【租廠企業在什么情況下需要做新的環境評估】之前,先給大家講解一下關于...
【詳情】同時環境影響評價的適用范圍、評價時機、審批程序、法律責任等方面均做出了很大修改。1999年3...
【詳情】環境影響評價是一種過程,這種過程重點在決策和開發建設活動開始前,體現出環境影響評價的預防功能。決策后...
【詳情】環境影響評價是一種過程,這種過程重點在決策和開發建設活動開始前,體現出環境影響評價的預防功能。決策后...
【詳情】環評是什么?“環境影響評價”制度誕生在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70年代末引入中國。環評是對規劃或建設項...
【詳情】(4)環境區劃。環境區劃分為環境要素區劃、環境狀態與功能區劃、綜合環境區劃等。(5)環境背景值。環境...
【詳情】環評是什么?“環境影響評價”制度誕生在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70年代末引入中國。環評是對規劃或建設項...
【詳情】常用術語,(1)環境要素。環境要素也稱作環境基質,是構成人類環境整體的各個性質不同的而又服從整體演化...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