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主食產品的加工主要是馬鈴薯面條、馬鈴薯饅頭等,是在小麥面粉等主食品原料中添加20%左右的馬鈴薯全粉加工而成,已進入市場,但價格偏高,消費者接受程度較低,而且由于馬鈴薯中不含面筋蛋白,用其制作饅頭、面條等主食品時存在成型難、硬度大、不耐煮等問題,很難利用傳統工藝將其加工成主食。馬鈴薯全粉不含有面粉起筋的麥角蛋白和麥谷蛋白,具有弱化面粉面筋的特點,使得加工蛋糕的小麥粉可以選擇高筋粉或營養更豐富的全麥粉,而且馬鈴薯全粉富含小麥面粉所沒有的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作為蛋糕原料是對傳統蛋糕產品有益的營養補充。馬鈴薯全粉加工以新鮮馬鈴薯為原料。800KG馬鈴薯全粉經銷商
馬鈴薯全粉對海綿蛋糕的面糊容重、顯微結構,以及蛋糕的比容、質構、色差、營養物質、感官等品質的影響。當馬鈴薯全粉添加量小于35%時,面糊容重低于對照,面糊顯微結構均勻,脂肪顆粒小;添加量增加到45%以上時,面糊的容重明顯增大(F>F0.01),面糊顯微結構不均勻,脂肪顆粒明顯增大。隨著馬鈴薯全粉添加量的增加其斷裂度、彈性、硬度都有所增加,添加量大于55%時斷裂度、彈性、硬度均明顯增加,而且咀嚼性變差,添加量在25%~45%時斷裂度、彈性、硬度增加不明顯,咀嚼性表現良好。裹粉用土豆全粉定制馬鈴薯全粉不符合粒度要求的物料,經管道輸送至混料機中重復加工。
馬鈴薯全粉中的切片與清洗工序為使蒸煮熟化效果均勻,切片機將去皮后的馬鈴薯切成厚度為8~15毫米的片塊狀。切片愈薄,風味物質和干物質損失愈多。在切片過程中,受切刀機械作用而被破壞的細胞將游離出淀粉,為不影響后道工序顆粒粉的成形效果,馬鈴薯切片須再經清水噴淋沖洗,除凈附著在切片上的淀粉。漂燙的目的不只是破壞馬鈴薯中的過氧化氫酶和過氧化酶,防止薯片的褐變,而且有利于淀粉凝膠化,保護細胞膜,并且改變了細胞間力,使蒸煮后的馬鈴薯細胞之間更易分離,在混合制泥中得到不發粘的馬鈴薯泥。薯片在熱水中預煮,水溫必須保證使淀粉在馬鈴薯細胞內形成凝膠,一般控制在:溫度72℃左右,時間20分鐘左右。
馬鈴薯全粉可以制作薯泥水餃:薯粉1斤,加入食鹽、調料和蔥末,也可加入少許發菜絲,滴入2湯匙食油,加涼水4兩,攪拌均勻,即成美味的薯泥素水餃陷。薯泥牛肉水餃:薯粉1斤,加入食鹽、調料和蔥末,滴入少量食油,加入少量味精,把事先剁好的牛肉碎末和入薯粉,加涼水4兩,攪拌均勻,即成美味的素水餃陷。洋芋糊糊湯面條:下湯面條之前,在湯水中加入一到兩把薯粉,無需多煮,即可下入面條,這樣做好的湯面條,就別提有多香了。薯粉丸子:馬鈴薯全粉一斤,涼水3兩,和成面團,揉成核桃大小的丸子,在事先備好的淀粉糊中給丸子“洗個澡”,隨即放入沸騰的油鍋內煎炸,油溫不宜太高,炸至初顯金黃色即可出鍋,即成香酥可口的薯粉丸子。馬鈴薯全粉富含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高纖維素。
馬鈴薯全粉可以用于制作功能性食品:馬鈴薯是蔬菜和糧食的中間食品,既包含了蔬菜中的營養物質,又兼具了糧食的飽腹感,富含抗性纖維以及膳食纖維,但是熱量卻比糧食低很多。因而將馬鈴薯和其他雜糧、豆類復配在一起,就做成了適合肥胖癥和糖尿病人的低熱量、不含糖的功能性食品。旅游休閑類食品。主要有膨化的各種口味的薯條、薯片等休閑食品。隨著國民對營養、健康美食訴求的渴望,14億人口的龐大市場需求,八大菜系的加持,馬鈴薯全粉的未來定然不可限量。馬鈴薯去皮大約能除去0.5毫米~1毫米厚的皮層。薯片用馬鈴薯全粉生產商
馬鈴薯將選好的原料送入料斗中,經過帶式輸送機,對原料進行稱量。800KG馬鈴薯全粉經銷商
馬鈴薯全粉對海綿蛋糕的比容影響明顯;添加25%、35%、45%、55%的馬鈴薯全粉,蛋糕的比容均高于對照,添加35%、45%的馬鈴薯全粉,比容增加值達到明顯水平,可見適當添加馬鈴薯全粉,可以提高蛋糕的膨發性,其機理還需進一步研究。當馬鈴薯全粉含量增加65%以上時,比容低于對照,且隨著添加量的增加,比容明顯減小,原因可能是由于加入較多的馬鈴薯全粉,體系中的面筋含量降低,支撐蛋糕面糊在受熱過程中因蛋白質變性和淀粉糊化相互交錯形成面筋網絡膨脹所需要的力減弱,使面糊比重增加,持氣能力降低,造成蛋糕比容變小。800KG馬鈴薯全粉經銷商
不管是年糕、面包、粉干、油條、大米等,都有一樣共同的成分——馬鈴薯全粉!馬鈴薯全粉是采用新鮮黃肉馬鈴薯,經削皮、蒸煮、冷凍、分散、干燥等程序,得到的全細胞預糊化顆粒全粉,保留了天然的馬鈴薯風味。當然,馬鈴薯全粉不但可以做年糕等復雜加工品,也可以做普通家常菜哦。土豆泥就是將全粉拌入調料(根據自己口味添加);加入3-4倍約75℃開水制泥,靜置2分鐘,攪拌均勻即可食用。薯餅就是將全粉和水按1:5比例拌勻,靜置2分鐘,加入面粉、雞蛋、香蔥拌勻;熱鍋中加一小勺油,攤入適量面糊晃勻,中火加熱3分鐘;翻轉另一面,繼續加熱約3分鐘,待薯餅變金黃色即可。馬鈴薯全粉含有豐富的淀粉,可以用來增加食物的黏性和稠度。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