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氏液體培養基SDY(SabouraudDextroseMediumwithYeastExtract)是一種專門用于培養菌的培養基,其特點如下:1.**成分組成**:-包含肽(Peptone)、酵母提取物(YeastExtract)、葡萄糖(Glucose)等成分,這些成分為菌提供氮源、維生素、礦物質以及碳源。2.**pH值**:-通常需要調整pH值至中性或接近中性,大約在pH7.0左右,以適應菌的生長需求。3.**培養條件**:-適用于需氧條件下的培養,培養溫度一般為室溫至人體溫度(20-25°C至37°C)。4.**滅菌方法**:-培養基在使用前需要進行高溫滅菌,通常在121℃下滅菌15分鐘或115℃下滅菌20分鐘。5.**應用范圍**:-主要用于菌的分離和培養,特別適用于醫學和食品工業中對菌的檢測和研究。6.**質控標準**:-使用特定的質控菌株進行培養基的質量控制,確保培養基的性能符合標準,例如白色念珠菌等。7.**產品形式**:-薩氏液體培養基SDY通常以干粉形式提供,便于儲存和運輸,使用時加水溶解即可。8.**安全性和操作注意事項**:-操作時應遵循無菌技術,注意粉塵,穿好實驗服并佩戴一次性手套和口罩以避免呼吸道系統不適。
梭桿菌選擇性瓊脂基礎(FusobacteriumSelectiveAgar,FSA)是一種用于梭桿菌選擇性分離和培養的培養基。以下是其主要特點:1.**成分**:-梭桿菌選擇性瓊脂基礎的主要成分包括:酪蛋白胨、大豆蛋白胨、組織消化物、葡萄糖、酵母浸粉、氯化鈉、亞硫酸氫鈉、氯化血紅素、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鉀、硫酸鎂、吐溫80、二硫蘇糖醇和瓊脂等。2.**使用說明**:-稱取53.2克培養基粉末于1升蒸餾水或去離子水中,加熱煮沸至完全溶解,分裝,121℃高壓滅菌15分鐘或115℃滅菌30分鐘,滅菌結束后搖勻,以防瓊脂沉積于器皿底部而凝固,備用。-冷至55℃,無菌操作,每100毫升培養基中加入35℃預熱的脫纖維綿羊血5毫升、萬古霉素0.5毫克、交沙霉素0.3毫克、新霉素10毫克,混勻,傾注平板。3.**產品規格**:-通常以250克/瓶的形式提供。4.**儲存條件**:-常溫,避光,干燥。5.**應用**:-主要用于梭桿菌的選擇性分離和培養。梭桿菌選擇性瓊脂基礎通過添加特定的抗生物質和血液,能夠有效抑制其他細菌的生長,從而促進梭桿菌的分離和培養。DTA培養基DTA瓊脂培養基在食品衛生檢測、環境控制、食品毒性檢測等領域,TSAM培養皿用于分離和培養特定類型的微生物,如大腸桿菌。
使用特定染料:亮綠染料可以用于區分細胞生長區域,有助于觀察和計數。但需要注意的是,某些染料可能對細胞有毒,因此在添加之前應進行測試。優化培養條件:細胞培養需要特定的溫度、濕度、CO2濃度和氣體組成,這些條件需要根據所培養的細胞類型進行優化。無菌操作:在接種和培養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以避免污染。觀察和分析:在培養過程中,定期觀察細胞的生長情況,記錄細胞形態、生長速率和集落形成情況。分離和篩選:通過觀察細胞在培養皿中的分布和生長情況,可以進行細胞的分離和篩選,挑選出具有特定特性的細胞群體。應用:改良后的亮綠瓊脂培養皿可以用于某些類型的細胞培養,如干細胞培養、腫瘤細胞培養等,尤其是在需要三維培養環境的情況下。
TSA0.25%青霉素酶培養皿(TryptoseSoyaAgarwithPenicillin)是一種用于微生物檢測的培養基,具有以下特點:1.**成分組成**:-TSA培養基的主要成分包括胰酪蛋白胨、大豆木瓜蛋白酶消化物、氯化鈉、瓊脂和青霉素酶。具體配方為每升含有胰酪蛋白胨15g,大豆木瓜蛋白酶消化物5g,氯化鈉5g,瓊脂15g,青霉素酶100萬IU,蒸餾水1000ml,pH值調至7.3±0.2(25℃)。2.**用途**:-該培養基主要用于醫藥環境監測、空氣沉降菌檢測、設備、車間、人員、包裝材料等表面微生物的測定。3.**包裝方式**:-通常采用一次性無菌塑料平皿或接觸皿,輻照滅菌,確保無菌性。4.**保存條件**:-保存溫度為2-25℃,避免高溫和直接陽光照射。5.**微生物生長特征**:-不同細菌在含青霉素酶TSA培養基平板上的生長特征不同。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會產生黃色的色素,大腸埃希氏菌形成無色透明大菌落,鼠傷寒沙門氏菌和枯草芽孢桿菌形成無色大菌落,銅綠假單胞菌產生綠色的色素。6.**微生物靈敏度試驗**:-接種質控菌株后,放置在30-35℃需氧條件下培養18-24小時,進行微生物靈敏度試驗。TBA培養皿中含有胰蛋白胨,這是一種富含氮源的營養物質,能夠支持多種細菌的生長。
賴氨酸培養基(LYS)是一種選擇性培養基,主要用于野生釀酒酵母的分離和計數。以下是其主要特點:1.**成分**:-賴氨酸培養基的主要成分包括D-葡萄糖、磷酸二氫鉀、硫酸鎂、氯化鈣、氯化鈉、腺嘌呤、DL-甲硫氨酸、L-組氨酸、DL-色氨酸、硼酸、硫酸鋅、鉬酸銨、硫酸錳、硫酸亞鐵、L-賴氨酸、肌醇、泛酸鈣、硫胺素、吡哆醇、對氨基苯甲酸、煙酸、核黃素、生物素、葉酸和瓊脂等。2.**pH值**:-培養基的pH值通常控制在5.0±0.2,使用10%乳酸調節pH值至5.0。3.**選擇性**:-賴氨酸作為氮源,很多酵母可以利用賴氨酸為氮源,這使得培養基具有選擇性。4.**應用范圍**:-主要用于接種用酵母中野生酵母的分離和計數。5.**制備方法**:-稱取6.6g培養基粉末,用100ml去離子水重懸,加入0.84ml的60%乳酸鉀溶液,加熱煮沸至完全溶解,冷卻至50°C,用10%乳酸調節pH至5.0,倒入無菌培養皿。6.**滅菌方法**:-將培養基加熱煮沸,溶解于1000ml蒸餾水中,冷至50℃左右時,用16%乳酸溶液調整pH至4.8±0.2,混勻,傾入無菌平皿,備用。7.**保存條件**:-培養基應密封,2-25°C保存。制備好的培養基2-8°C避光保存。沙氏瓊脂培養基(Sabouraud Dextrose Agar,簡稱SDA)是一種常用的培養基。O/F試驗
改良番茄汁瓊脂培養皿需要存放在避光、干燥的地方,開封后應旋緊瓶蓋以避免吸潮結塊。麥康凱瓊脂培養基(MacC) ChP
改良察氏肉湯的pH值對霉菌生長具有重要影響。霉菌作為一類真核微生物,對環境的pH值有一定的適應范圍,而改良察氏肉湯的pH值通常控制在6.0-6.5之間。這個pH值范圍為霉菌提供了一個接近于中性到微酸性的環境,這與許多霉菌在自然環境中遇到的條件相似,從而有利于它們的生長和代謝活動。pH值對霉菌生長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酶活性**:霉菌體內的許多酶需要在特定的pH值下才能保持比較大活性。pH值的偏差可能會影響這些酶的活性,進而影響霉菌的代謝過程和生長速率。2.**營養物質的可用性**:pH值可以影響培養基中營養物質的溶解度和離子化狀態,進而影響霉菌對這些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3.**微生物間的競爭**:特定的pH值可以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長,而促進其他微生物的生長,這在培養特定霉菌時尤為重要。4.**細胞膜的穩定性**:pH值的極端變化可能會破壞霉菌細胞膜的完整性,影響其生長甚至導致細胞死亡。因此,改良察氏肉湯的pH值被嚴格控制,以確保霉菌能夠在比較好條件下生長,這對于實驗室中的霉菌培養和研究至關重要。麥康凱瓊脂培養基(MacC) C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