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硫酸鉍瓊脂平板培養皿(BismuthSulfiteAgar,簡稱BSA)是一種用于選擇性分離培養沙門氏菌的培養基,具有以下特點:1.**試驗原理**:-亞硫酸鉍瓊脂培養基通過其成分抑制大腸桿菌、變形桿菌和革蘭氏陽性菌的生長,但對沙門氏菌的生長沒有影響。沙門氏菌能利用葡萄糖,將亞硫酸鹽還原成硫化物并與硫酸亞鐵反應,使得菌落呈黑色,此外還可以將鉍離子還原成金屬鉍,使菌落呈現金屬光澤,從而使沙門氏菌得到分離。2.**培養基配方**:-培養基的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胨、牛肉粉、葡萄糖、硫酸亞鐵、亞硫酸鉍、磷酸氫二鈉、亮綠和瓊脂。具體配方為每升含有蛋白胨10.0g、牛肉浸粉5.0g、葡萄糖5.0g、硫酸亞鐵0.3g、磷酸氫二鈉4.0g、瓊脂15.0g、亞硫酸鈉6.0g、檸檬酸鉍銨2.0g、煌綠0.025g、純化水1000mL,pH值為7.5±0.2。3.**使用方法**:-亞硫酸鉍瓊脂平板培養皿為即用型成品平板,拆包即可使用,注意無菌操作。培養基中的檸檬酸鉍銨和亞硫酸鈉反應生成不溶物,培養基呈渾濁狀,有黑色沉淀,搖勻后倒平板使用即可。4.**儲存條件與保質期**:-亞硫酸鉍瓊脂平板培養皿應儲存在2~8℃,避光保存,有效期見包裝。營養葡萄糖瓊脂培養皿是一種微生物培養的培養基,其基本成分包括胰蛋白胨、牛肉粉、氯化鈉、葡萄糖和瓊脂。SCDLP瓊脂培養基基礎 ISO/GB
改良亮綠瓊脂培養皿通常用于細菌的培養和分離,而不是直接用于細胞培養。然而,通過一些調整和添加特定的成分,它也可以用于某些類型的細胞培養。以下是改良亮綠瓊脂培養皿用于培養和分離細胞的一些方法:選擇合適的基礎培養基:改良亮綠瓊脂培養皿的基礎瓊脂可以作為細胞培養的基質,但需要添加適合特定細胞類型的營養物質、生長因子。添加細胞生長所需的成分:為了滿足細胞生長的需要,需要在瓊脂中添加血清、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和必要的緩沖系統。調整瓊脂濃度:根據細胞的粘附特性,可能需要調整瓊脂的濃度,以便細胞能夠在瓊脂上生長和擴散。選擇性添加抗生物質:如果需要防止細菌污染,可以在培養基中添加適量的抗生物質。KM8P培養基添加劑TSA+青霉素酶培養皿主要用于器皿、設備和表面的無菌檢測,特別適用于青霉素類物質殘留的環境微生物監測 。
甘露醇氯化鈉瓊脂(MannitolSaltAgar,簡稱MSA)是一種用于分離和鑒定革蘭氏陽性細菌特別是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的選擇性培養基,具有以下特點:1.**成分組成**:-甘露醇氯化鈉瓊脂的主要成分包括甘露醇、氯化鈉、瓊脂、酚紅指示劑等。具體配方為每升培養基含有甘露醇10克、氯化鈉75克、瓊脂15克、酚紅0.03克,pH值通常調至7.2-7.4。2.**高鹽濃度**:-該培養基含有較高濃度的氯化鈉(7.5-10%),這種高鹽環境有助于抑制革蘭氏陰性細菌和一些其他非耐鹽細菌的生長,同時促進耐鹽的革蘭氏陽性細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生長。3.**pH值**:-甘露醇氯化鈉瓊脂的pH值通常在7.2-7.4之間,適合多數細菌的生長。4.**指示劑**:-培養基中添加的酚紅指示劑可以顯示細菌的代謝活動,幫助鑒別細菌。例如,某些細菌在發酵甘露醇時會產生酸性代謝產物,導致培養基顏色變化。5.**選擇性**:-甘露醇氯化鈉瓊脂具有選擇性,特別適合于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分離和鑒定。金黃色葡萄球菌能夠在高鹽環境中生長,并利用甘露醇作為碳源,發酵產生酸,使培養基顏色變化。
在植物組織培養中,除了脯氨酸,還有多種氨基酸和化合物對植物生長和發育具有重要作用:1.**氨基酸**:甘氨酸、谷氨酸、精氨酸、半胱氨酸等,它們不僅提供有機氮源,還促進植物生長及不定芽、不定胚的分化。2.**維生素**:如鹽酸硫胺素(VB1)、鹽酸吡哆醇(VB6)、煙酸(VB3)、肌醇等,它們在植物的代謝過程中起催化劑作用。3.**植物生長調節劑**:包括生長素(如IAA、IBA、NAA、2,4-D等)和細胞分裂素(如6-BA、KT、ZT、2-ip等),這些調節劑控制器官發育模式,如根和芽的形成。4.**碳源和能源**:蔗糖是常用的碳源,提供能量,同時在高壓滅菌過程中轉變為葡萄糖和果糖,有利于細胞生長和分化。5.**無機營養成分**:大量元素(如氮、磷、鉀、鈣、鎂、硫)和微量元素(如鐵、硼、錳、銅、鉬、鈷)對植物的生長發育至關重要。6.**天然有機添加物**:如椰子汁、酵母提取物等,它們可能因品種、產地和成熟度而異,影響實驗的重復性。7.**凝固劑**:瓊脂是常用的凝固劑,用于配制固體培養基,為植物細胞和組織提供穩定的生長環境。8.**抗氧化劑**:如半胱氨酸、抗壞血酸等,用于防止酚類物質引起的組織褐變。
MMA培養皿通常指的是含有改良McBride培養基(ModifiedMcBrideAgar,簡稱MMA)的培養皿,這是一種用于分離和培養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簡稱L.monocytogenes)的選擇性培養基。成分與原理MMA培養基的主要成分包括:胰蛋白胨:提供氮源和氨基酸。酵母浸粉:提供維生素和生長因子。氯化鈉:提供電解質和維持滲透壓。磷酸氫二鉀:緩沖體系的一部分。硫酸鎂:作為某些酶的輔助因子。甘露醇:作為可發酵的碳源。多粘菌素B:抑制革蘭氏陰性菌和部分革蘭氏陽性菌。萘酚亞甲基藍:作為指示劑,可檢測還原作用。瓊脂:作為凝固劑。MMA培養基通過其選擇性抑制成分,如多粘菌素B,可以抑制大部分非李斯特菌的生長,而為李斯特菌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用途MMA培養皿主要用于:食品樣本中李斯特菌的分離:在食品工業中,用于檢測和監控李斯特菌的污染。環境樣本的監測:用于檢測加工環境和設備中可能存在的李斯特菌。臨床樣本的檢測:在醫院和臨床實驗室中,用于分離和鑒定李斯特菌。TSAM培養皿常用于檢測食品、水、牛奶和乳制品中的微生物,特別是霉菌和酵母菌的總數測定。支原體培養基基礎
甘油天門冬素瓊脂培養基可以用于培養和鑒定鏈霉菌屬的微生物,為這類微生物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 。SCDLP瓊脂培養基基礎 ISO/GB
改良高氏二號培養基(Gauze’sFluidMediumNo.2,Modified)是一種常用于放線菌培養的培養基,具有以下特點:1.**成分**:-葡萄糖:1.0g-蛋白胨:0.5g-胰蛋白胨:0.3g-氯化鈉:0.5g-復合維生素:2.75mg(包括VB1、VB2、VB3、VB5、VB6各0.5mg,VB70.25mg)-瓊脂:20.0g(用于固體培養基)-蒸餾水:1000mL-pH值:7.2-7.42.**用途**:-主要用于放線菌的分離和培養,特別適用于高溫放線菌的篩選和培養。3.**配制方法**:-稱取培養基粉末2.3g,溶解于1L蒸餾水或去離子水中,微溫溶解,分裝,121℃高壓滅菌15分鐘,備用。本品易結塊,但不影響使用。4.**滅菌方法**:-121℃高壓滅菌20分鐘。5.**pH調節**:-pH值控制在7.2±0.2(25℃),使用前需調節pH值至適宜范圍。6.**應用實例**:-在醬香型大曲中高溫放線菌的篩選及風味成分分析中,改良高氏二號培養基被用作分離篩選培養基,成功分離出高溫放線菌株。7.**儲存條件**:-常溫保存,避光防潮密閉干燥。8.**注意事項**:-培養基在使用前需充分溶解并調節pH值,確保培養條件適宜。-培養基易結塊,但不影響使用效果。這些特點使得改良高氏二號培養基在微生物學研究和工業應用中具有重要價值。SCDLP瓊脂培養基基礎 ISO/GB
DPD培養基(含維生素、蔗糖、甘露醇、)是一種用于植物組織培養的培養基,其特點主要包括:1.**成分... [詳情]
202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