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植物組織培養(yǎng)中,除了脯氨酸,還有多種氨基酸和化合物對植物生長和發(fā)育具有重要作用:1.**氨基酸**:甘氨酸、谷氨酸、精氨酸、半胱氨酸等,它們不僅提供有機氮源,還促進植物生長及不定芽、不定胚的分化。2.**維生素**:如鹽酸硫胺素(VB1)、鹽酸吡哆醇(VB6)、煙酸(VB3)、肌醇等,它們在植物的代謝過程中起催化劑作用。3.**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包括生長素(如IAA、IBA、NAA、2,4-D等)和細胞分裂素(如6-BA、KT、ZT、2-ip等),這些調節(jié)劑控制器官發(fā)育模式,如根和芽的形成。4.**碳源和能源**:蔗糖是常用的碳源,提供能量,同時在高壓滅菌過程中轉變?yōu)槠咸烟呛凸牵欣诩毎L和分化。5.**無機營養(yǎng)成分**:大量元素(如氮、磷、鉀、鈣、鎂、硫)和微量元素(如鐵、硼、錳、銅、鉬、鈷)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至關重要。6.**天然有機添加物**:如椰子汁、酵母提取物等,它們可能因品種、產地和成熟度而異,影響實驗的重復性。7.**凝固劑**:瓊脂是常用的凝固劑,用于配制固體培養(yǎng)基,為植物細胞和組織提供穩(wěn)定的生長環(huán)境。8.**抗氧化劑**:如半胱氨酸、抗壞血酸等,用于防止酚類物質引起的組織褐變。
4.**培養(yǎng)條件**:-培養(yǎng)基的制備方法包括稱取基礎培養(yǎng)基14.2g加入180ml蒸餾水,加熱溶解并不停攪拌;另取1.2g李斯特氏菌添加劑,加入20ml無菌水,并加入一些玻璃球,不停振動,使其乳化均勻,將二者分別于121℃高壓滅菌15分鐘。冷至50℃左右時,把李斯特氏菌添加劑加入基礎培養(yǎng)基中,并加入李斯特氏菌抑菌劑,混勻,傾入無菌平皿。5.**質量控制**:-質控菌株在37℃培養(yǎng)24-48小時,單增李斯特氏菌和綿羊李斯特氏菌在該培養(yǎng)基上生長良好,形成藍色菌落,菌落周圍有一不透明環(huán)。其他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則不生長或生長不良。6.**儲存條件**:-制備好的固體平板保存于2-8℃,應避免光線直接照射。干燥培養(yǎng)基應放置于陰暗干燥處,保存溫度2-8℃。7.**注意事項**:-嚴格按照標簽說明進行配制培養(yǎng)基,避免混合時培養(yǎng)基和添加劑溫度過高導致平板出現絮狀物。干燥培養(yǎng)基超過保質期、結塊和顏色變化都不能使用。這些特點使得李斯特氏菌顯色培養(yǎng)基在食品衛(wèi)生微生物檢驗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改良Camp-BAP瓊脂基礎添加劑B在BCPA培養(yǎng)基上,發(fā)酵乳糖的細菌菌落通常呈黃色,而非發(fā)酵菌落則保持紫色 。
梭桿菌選擇性瓊脂基礎(FusobacteriumSelectiveAgar,FSA)是一種用于梭桿菌選擇性分離和培養(yǎng)的培養(yǎng)基。以下是其主要特點:1.**成分**:-梭桿菌選擇性瓊脂基礎的主要成分包括:酪蛋白胨、大豆蛋白胨、組織消化物、葡萄糖、酵母浸粉、氯化鈉、亞硫酸氫鈉、氯化血紅素、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鉀、硫酸鎂、吐溫80、二硫蘇糖醇和瓊脂等。2.**使用說明**:-稱取53.2克培養(yǎng)基粉末于1升蒸餾水或去離子水中,加熱煮沸至完全溶解,分裝,121℃高壓滅菌15分鐘或115℃滅菌30分鐘,滅菌結束后搖勻,以防瓊脂沉積于器皿底部而凝固,備用。-冷至55℃,無菌操作,每100毫升培養(yǎng)基中加入35℃預熱的脫纖維綿羊血5毫升、萬古霉素0.5毫克、交沙霉素0.3毫克、新霉素10毫克,混勻,傾注平板。3.**產品規(guī)格**:-通常以250克/瓶的形式提供。4.**儲存條件**:-常溫,避光,干燥。5.**應用**:-主要用于梭桿菌的選擇性分離和培養(yǎng)。梭桿菌選擇性瓊脂基礎通過添加特定的抗生物質和血液,能夠有效抑制其他細菌的生長,從而促進梭桿菌的分離和培養(yǎng)。
改良察氏肉湯的pH值對霉菌生長具有重要影響。霉菌作為一類真核微生物,對環(huán)境的pH值有一定的適應范圍,而改良察氏肉湯的pH值通常控制在6.0-6.5之間。這個pH值范圍為霉菌提供了一個接近于中性到微酸性的環(huán)境,這與許多霉菌在自然環(huán)境中遇到的條件相似,從而有利于它們的生長和代謝活動。pH值對霉菌生長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酶活性**:霉菌體內的許多酶需要在特定的pH值下才能保持比較大活性。pH值的偏差可能會影響這些酶的活性,進而影響霉菌的代謝過程和生長速率。2.**營養(yǎng)物質的可用性**:pH值可以影響培養(yǎng)基中營養(yǎng)物質的溶解度和離子化狀態(tài),進而影響霉菌對這些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和利用。3.**微生物間的競爭**:特定的pH值可以抑制某些微生物的生長,而促進其他微生物的生長,這在培養(yǎng)特定霉菌時尤為重要。4.**細胞膜的穩(wěn)定性**:pH值的極端變化可能會破壞霉菌細胞膜的完整性,影響其生長甚至導致細胞死亡。因此,改良察氏肉湯的pH值被嚴格控制,以確保霉菌能夠在比較好條件下生長,這對于實驗室中的霉菌培養(yǎng)和研究至關重要。VP半固體瓊脂(Voges-Proskauer Semisolid Agar)是一種生化培養(yǎng)基,主要用于細菌的V-P試驗。
改良察氏肉湯(ModifiedCzapekDoxBroth)是一種常用于培養(yǎng)霉菌的培養(yǎng)基,其特點如下:1.**成分特點**:改良察氏肉湯的主要組成成分包括蔗糖作為的碳源,硝酸鈉作為的氮源,以及磷酸二氫鉀、磷酸氫二鉀、氯化鉀、硫酸鎂、硫酸亞鐵等,這些成分提供必需的離子和緩沖作用。2.**pH值**:改良察氏肉湯的pH值通常控制在6.0-6.5之間,這為霉菌提供了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3.**用途**:這種培養(yǎng)基主要用于霉菌的增菌培養(yǎng),適用于多種菌的培養(yǎng)和傳代,包括曲霉、青霉和放線菌等。4.**制備方法**:改良察氏肉湯的制備方法包括稱量特定量的粉末,加入蒸餾水溶解,經過高溫滅菌,并在冷卻后使用。5.**培養(yǎng)條件**:接種后,通常在23℃-28℃下進行需氧培養(yǎng),培養(yǎng)時間為48至72小時,以觀察微生物的生長情況。6.**質控結果**:改良察氏肉湯支持多種質控菌株的生長,例如黑曲霉ATCC16404和白色念珠菌ATCC10231,這些菌株在培養(yǎng)基中表現出良好的生長。7.**應用范圍**:除了霉菌培養(yǎng),改良察氏肉湯還可用于土壤微生物學檢驗、和霉菌的抗性檢驗等生物學方法。Hμgh-Leifson培養(yǎng)基(也稱為HL培養(yǎng)基或OF培養(yǎng)基)是一種用于細菌葡萄糖利用試驗的生化培養(yǎng)基。豬丹毒疫苗培養(yǎng)基
LB瓊脂(Miller)是一種用于細菌培養(yǎng)的培養(yǎng)基,特別適合于大腸桿菌(E. coli)等革蘭氏陰性菌的培養(yǎng)。酵母氨基酸缺陷型合成液體培養(yǎng)基組氨酸/亮氨酸/色氨酸缺陷)
肌醇測定培養(yǎng)基是一種專門用于測定嬰幼兒食品和乳品中肌醇含量的培養(yǎng)基,具有以下特點:1.**用途**:-主要用于嬰幼兒食品和乳品中肌醇的測定。2.**成分組成**:-培養(yǎng)基的主要成分包括葡萄糖、檸檬酸鉀、檸檬酸、磷酸二氫鉀、氯化鉀、硫酸鎂、氯化鈣、硫酸錳、DL-色氨酸、L-胱氨酸、L-異亮氨酸、L-亮氨酸、L-賴氨酸、L-蛋氨酸、DL-苯基丙氨酸、L-酪氨酸、L-天門冬氨酸、DL-天門冬氨酸、DL-丙氨酸、L-谷氨酸、L-精氨酸、鹽酸硫胺素、生物素、泛酸鈣和鹽酸吡哆醇。具體配方為每升含有葡萄糖100000.0mg、檸檬酸鉀10000.0mg、檸檬酸2000.0mg、磷酸二氫鉀1100.0mg、氯化鉀850.0mg、硫酸鎂250.0mg、氯化鈣250.0mg、硫酸錳50.0mg等。3.**pH值**:-培養(yǎng)基的pH值控制在5.2±0.2(25℃)。4.**配制方法**:-稱取12.1g培養(yǎng)基粉末,加熱溶解于100ml蒸餾水中,煮沸1分鐘,分裝試管,每管5ml,加入標準樣品或測試樣品,用蒸餾水補體積至10ml,121℃高壓滅菌5分鐘后,迅速冷卻,備用。注意:培養(yǎng)基中含多種維生素類成分,滅菌后有沉淀,分裝時需攪拌均勻。酵母氨基酸缺陷型合成液體培養(yǎng)基組氨酸/亮氨酸/色氨酸缺陷)
溴十六烷三甲銨瓊脂培養(yǎng)基的保存條件對其性能至關重要。干粉培養(yǎng)基應存放在常溫、干燥、避光的環(huán)境中,保質... [詳情]
2025-07-09隨著微生物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對培養(yǎng)基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三糖鐵瓊脂培養(yǎng)基(TSI)作為經典的微生物鑒定... [詳情]
2025-07-09MSR培養(yǎng)基仿佛擁有一種神奇的促生長魔力,能讓微生物在其中煥發(fā)出勃勃生機。其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無疑是這種... [詳情]
202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