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棲砂桿菌(Arenibacternanhaiticus)是一種屬于Arenibacter屬的微生物,原產地為中國南海。這種細菌具有以下特點:1.**分類與特性**:南海棲砂桿菌是一種模式菌株,其全基因組序列為FTNV00000000.1,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分子生物學資源。作為一種海洋細菌,它可能在海洋生態系統中扮演著一定的角色。2.**培養條件**:這種細菌的培養溫度為28℃,使用的培養基為0223,具體成分為海水2216瓊脂,pH值為7.4。需氧類型未明確,但通常模式菌株在實驗室條件下進行培養。3.**生物危害程度**:南海棲砂桿菌的生物危害程度為四類,這意味著在操作時需要采取適當的生物安全措施。4.**形態特征**:與模式菌株ArenibacterechinorumKMM6032(T)EF536748相似性為97.597%。5.**主要用途**:南海棲砂桿菌的主要用途為分類學研究,具體用途為近海細菌的研究。6.**科研應用**:在聚乙烯塑料生物降解研究中,棲砂桿菌屬(Arenibacter)的豐度在含LDPE的富集液中明顯增加,暗示這些菌屬是塑料降解的潛在參與者。7.**環境影響**:南海棲砂桿菌可能參與了海洋中塑料的生物降解過程,對環境保護具有潛在的意義。淺黃微桿菌可以在多種培養基上生長,包括預除氧液體培養基。凍干粉的使用方法包括準備液體培養基的試管。羊毛鏈霉菌菌種
遲鈍水桿形菌(Undibacteriumpigrum)是一種革蘭氏陰性桿菌,具有以下特點:1.**分類學信息**:遲鈍水桿形菌屬于細菌域,其拉丁學名為Undibacteriumpigrum,原始編號為DSM19792,來源于德國的飲用水。2.**形態特征**:該菌為G-桿菌,周身鞭毛,有動力,無芽孢,無莢膜。在血平板上35℃培養18-24小時后,可以形成圓形、濕潤、凸起、光滑、灰白色的菌落,有些可形成黏液型菌落。在麥康凱上形成無色半透明、濕潤、光滑的菌落。3.**生化反應**:遲鈍水桿形菌的氧化酶(-)、TSI為K/A、IMViC為++--,發酵葡萄糖,不發酵乳糖和甘露醇,硫化氫(+)。4.**培養條件**:遲鈍水桿形菌的培養溫度為25℃,使用的培養基為0908號培養基。5.**分離來源**:該菌株開始是從瑞典的飲用水中分離出來的。6.**生物安全等級**:遲鈍水桿形菌的生物安全等級為1級,屬于低風險微生物。7.**菌株用途**:作為模式菌株,遲鈍水桿形菌主要用于分類學研究和教學。8.**保藏信息**:該菌株被多個機構保藏,包括DSMZ、CCUG49009和CIP109318。9.**Genbank序列信息**:遲鈍水桿形菌的Genbank序列登錄號為AM397630。嗜鹽海球菌菌株黃海芽孢桿菌能夠產生豐富的代謝產物,包括多種有機酸、酶、生理活性物質等,有助于改善環境。
玫瑰色新鞘氨醇菌(Paenibacillusroseus)是一種新發現的細菌種類,具有以下特點:1.**形態特征**:玫瑰色新鞘氨醇菌是一種粉紅色的、革蘭氏陽性、需氧的、有動力的桿狀細菌。它在pH值范圍6.0至9.0(適pH為7.5)、溫度在10至37°C(適溫度為30°C)以及0至3%的NaCl濃度(適濃度為0.5%)下都能生長。2.**基因特征**:通過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發現玫瑰色新鞘氨醇菌與PaenibacilluspinihumiS23T有97.3%的相似性,其次是與PaenibacilluselymiKUDC6143T有96.7%的相似性。其基因組草圖總長度為5,367,904個堿基對,共鑒定出4857個基因,其中4629個為蛋白質編碼基因,137個為RNA基因。3.**代謝活性**:玫瑰色新鞘氨醇菌的基因組注釋顯示了172個碳水化合物基因,其中一些可能負責從主要人參皂苷Rb1生物合成人參皂苷Rd。這種能力使得它在生物合成領域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4.**化學分類特征**:該細菌的DNAG+C含量為48.4mol%,主要醌為MK-7。其主要脂肪酸為C15:0anteiso、C16:0和C17:0anteiso。極性脂質包括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甘油、二磷脂酰甘油、磷脂酰-N-甲基乙醇胺、兩種未鑒定的氨基磷脂和五種未鑒定的磷脂。肽聚糖的診斷二氨基酸是內消旋二氨基庚二酸。
耐冷類諾卡氏菌(Nocardioidespsychrotolerans)是一種能夠在低溫條件下生長的微生物,屬于Nocardioides屬。這種菌的特性使其在寒冷環境中也能保持一定的代謝活動。根據搜索結果,耐冷類諾卡氏菌的形態特征包括革蘭氏染色陽性、不抗酸、好氣、中溫菌。它們通常具有基絲,可以分裂為不規則至桿狀、球形小體,氣絲斷裂成表面光滑的桿狀至球菌狀小體,小體再萌發成菌絲體。耐冷類諾卡氏菌的主要價值在于分類學研究,具體用途為模式菌株,并且具有全基因組序列信息(FOQG00000000.1)。這類微生物在土壤微生物組成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它們可能對土壤中的碳氮轉化過程有所貢獻,尤其是在干旱生態系統中。在保藏方法方面,耐冷類諾卡氏菌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保藏,包括傳代培養保藏法、液體石蠟覆蓋保藏法、載體保藏法、寄主保藏法、冷凍保藏法和冷凍干燥保藏法等。這些方法可以確保菌種在一段時間內保持活性,以備后續的研究和應用之用。值得注意的是,耐冷類諾卡氏菌并非所有種類都具有致病性,但在某些情況下,它們可能會成為機會致病菌,尤其是在免疫受損的宿主中。因此,在處理這類微生物時,適當的生物安全措施是必要的。快生嗜冷桿菌具有應對冷應激的遺傳特征,包括與冷應激響應、膜運輸、信號轉導和滲透調節相關的基因 。
松樹土類芽孢桿菌(Paenibacilluspinihumi)是一種在土壤中分離得到的細菌,具有以下特性和應用:1.**分類學信息**:松樹土類芽孢桿菌屬于Paenibacillus屬,是一種革蘭氏陽性菌,嚴格好氧或兼性厭氧,能夠產生抗逆性的內生孢子。2.**菌株來源**:這種細菌分離自根際土壤,采集地點在韓國,原始編號為JCM16419,保藏于多個機構,包括DSM23905和KCTC13695。3.**培養條件**:松樹土類芽孢桿菌的生長溫度為25℃,常用的培養基為TRYPTICASESOYAGAR。4.**應用價值**:松樹土類芽孢桿菌主要用途為研究教學,作為模式菌株使用。此外,它也可能在生物防治和植物促生方面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5.**生物安全等級**:松樹土類芽孢桿菌的生物安全等級為四類,意味著它對人類、動植物或環境可能構成風險,需要在專業的實驗室條件下進行操作。6.**抑菌活性**:有研究表明,某些類芽孢桿菌屬的菌株能夠通過揮發性物質抑制病原菌的生長,如2-壬酮和3-羥基-2-丁烷等。7.**工程菌株**:在控制松材線蟲病方面,通過基因工程改造的松樹內生芽孢桿菌表現出殺線蟲活性和在松樹組織中的定殖能力,這為可持續害蟲管理提供了新的策略。土壤深黃單胞菌具有多樣的碳源利用能力,能夠有效利用多種有機和無機物質 。蔥綠擬諾卡氏菌菌株
在500mL搖瓶中,通過優化發酵條件,可以提高海洋芽孢桿菌B-9987產BM(可能指某種代謝物)的含量。羊毛鏈霉菌菌種
濟州島金黃桿菌(Chryseobacteriumjejuense)是一種從韓國濟州島土壤中分離出來的細菌,屬于Chryseobacterium屬。以下是關于濟州島金黃桿菌的一些信息:1.**形態特征**:濟州島金黃桿菌的細胞為革蘭氏陰性,呈直桿形狀,不運動,呈黃色。2.**生理特性**:這種細菌是需氧的,能夠在30-35°C的溫度和pH7.0-8.0的條件下生長,需要海鹽或人工海水才能生長。3.**分子特性**: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顯示,濟州島金黃桿菌與Chryseobacterium屬的其他物種的16S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在93.7–97.5%之間。其基因組DNA的G+C含量分別為39.9和41.4摩爾百分比。4.**主要價值**:濟州島金黃桿菌主要用途為分類學研究,具體用途為模式菌株。5.**培養條件**:濟州島金黃桿菌的生長特性為30℃,1-2天,好氧。6.**模式菌株**:濟州島金黃桿菌的模式菌株為JS17-8,KACC12501=DSM19299。7.**其他相關物種**:在濟州島的土壤中還發現了其他相關的Chryseobacterium物種,如C和C,這些物種也表現出類似的特征。濟州島金黃桿菌的發現增加了我們對Chryseobacterium屬細菌多樣性的認識,并且可能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微生物學研究中具有潛在的價值。羊毛鏈霉菌菌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