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預裝培養基時,裝有培養基的容器需要以適當的溫度存儲,不要將其暴露在陽光下或在高溫環境中存儲。因為溫度過高會致使培養基變質,影響實驗效果。而溫度過低則會導致細胞生長緩慢,也會影響實驗效果。因此在使用前需要查看培養基的理想存儲條件,進行妥善的保存。當使用預裝培養基時,需要進行無菌操作。先用手或棉花球蘸上醫用酒精、經冷卻壓縮器或火燒消毒的鐵鉆區外部表面消毒,再取樣放入容器或燒杯中。在轉移前,需要仔細消毒取樣的容器或燒杯,以保證懸浮在空氣中的細菌和病毒不會在樣品中繁殖,造成別樣的影響。常用的培養基制備方法包括固體培養基和液體培養基。克羅諾桿菌顯色培養基(CCI)
對于已經購買來的預裝培養基,其內部較初的狀態已經是無菌的。因此,在通常情況下,我們不需要對新的預裝培養基進行任何形式的消毒處理。只需要在使用之前,檢查預裝培養基瓶口是否無菌,便可以直接使用。在使用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守實驗室操作規范,避免外界微生物的污染。對于需要自制的培養基而言,其情況也不盡相同。如果自制的培養基中包含天然成分,那么在自制之后就需要進行消毒處理,以殺死培養基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在消毒處理之后,再將培養基裝入瓶中,就可以進行進一步的實驗使用。同時,在使用自制的預裝培養基時,需要嚴格控制其培養溫度、培養時間、以及實驗環境等參數,以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改良Frey氏固體培養基基礎在有些情況下,培養基還需要進行一些化學處理。
培養基的pH值對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有時候培養基會按照pH值的范圍進行分類。中性培養基的pH值約為7.4,這種培養基適合于大多數微生物的生長繁殖,例如生長基(Nutrient Agar)就是一種中性培養基。酸性培養基的pH值在5.5到6.5之間,適用于某些菌株,如乳酸桿菌、酸性乳桿菌等。堿性培養基的pH值超過7.0,是為了培養生長于高pH環境的微生物,例如氫氧化物耐受乙酸桿菌等。預裝培養基還可以根據其使用目的進一步分類。細菌富集培養基:細菌富集培養基的目的是收集低濃度的微生物,通常在自然樣品中存在非常少量的微生物,因此必須富集到足夠的量,才能進行接下來的試驗。這種培養基通常添加有各種營養物質,以刺激微生物的生長。
干粉培養基的有效期取決于其成分和質量等因素,因此每種不同的干粉培養基都有不同的有效期。通常,干粉培養基在室溫下保存時間應該不超過6個月,如需長期保存,應該保存在-20℃以下的冰箱中。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之前必須檢查干粉培養基的合格證和標簽,以確保其有效期沒有過期。在實驗過程中,如果干粉培養基的顏色、質地和氣味發生變化,則說明其已經失活或者污染,應該棄用。此外,干粉培養基的配制方法也需要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避免因為錯誤的配制方法導致細胞培養失敗或者微生物污染的情況發生。在培養細胞時通常還需要添加藥物,以防止細菌污染。
基礎培養基:含有基礎生長所需的基本營養成分,較常用的是肉浸液,俗稱肉湯,主要成分含牛肉浸液和蛋白胨。基礎培養基普遍用于細菌的增菌、檢驗,也是制備其他培養基的基礎成分。營養培養基:在基礎培養基中可加入葡萄糖、血液、生長因子等特殊成分,供營養要求較高的細菌和需要特殊生長因子的細菌生長。較常用的是血瓊脂平板、巧克力血平板等。特殊培養基:包括厭氧培養基和細菌L型培養基等。前者是培養專性厭氧菌的培養基,除含營養成分外,還加入還原劑以降低培養基的氧化還原電勢,如皰肉培養基、巰基乙醇酸鈉培養基等。后者是針對細胞壁缺損的細菌L型,由于胞內滲透壓較高,故培養基必須采用高滲低瓊脂培養基。常見的細菌類培養基包括營養瓊脂培養基、大腸桿菌培養基、金黃色葡萄球菌培養基等等。BG-11培養基添加劑
制備培養基需要精確控制培養基的營養成分以滿足微生物對不同營養成分的需求。克羅諾桿菌顯色培養基(CCI)
生長基(也稱為普遍培養基,Nutrient Agar)是較常用的預裝培養基之一,由肉湯、酵母提取物和瓊脂組成,其中肉湯作為氮源,酵母提取物是有機碳源,瓊脂則提供了基礎結構。這種培養基適用于大多數微生物的生長,可用于分離和純化菌落。微生物篩選基涵蓋了不同類型的預裝培養基,例如:MacConkey Agar、Eosin Methylene Blue Agar(EMB)、Sabouraud Agar等等。這些培養基是為了篩選或區別不同類型的微生物而設計的,比如MacConkey Agar用于篩選革蘭氏陰性桿菌,EMB用于篩選帶有發酵代謝特征的細菌,而Sabouraud Agar則是用于細菌的培養。特定微生物培養基是為了培養和分離特定微生物而設計的,比如:Thayer Martin Agar是專門用于淋球菌的培養基,Lowenstein Jensen Agar是用于結核分枝桿菌的培養基。因為這些特定微生物通常較為難培養,所以特定的培養基在選擇上尤為重要。克羅諾桿菌顯色培養基(C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