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體布局整體布局子流程:接口模塊擺放→中心芯片模塊擺放→電源模塊擺放→其它器件擺放◆接口模塊擺放接口模塊主要包括:常見接口模塊、電源接口模塊、射頻接口模塊、板間連接器模塊等。(1)常見接口模塊:常用外設接口有:USB、HDMI、RJ45、VGA、RS485、RS232等。按照信號流向將各接口模塊電路靠近其所對應的接口擺放,采用“先防護后濾波”的思路擺放接口保護器件,常用接口模塊參考5典型電路設計指導。(2)電源接口模塊:根據(jù)信號流向依次擺放保險絲、穩(wěn)壓器件和濾波器件,按照附表4-8,留足夠的空間以滿足載流要求。高低電壓區(qū)域要留有足夠間距,參考附表4-8。(3)射頻接口模塊:靠近射頻接口擺放,留出安裝屏蔽罩的間距一般為2-3mm,器件離屏蔽罩間距至少0.5mm。具體擺放參考5典型電路設計指導。(5)連接器模塊:驅動芯片靠近連接器放置。PCB設計布局的整體思路是什么?宜昌專業(yè)PCB設計批發(fā)
ADC/DAC電路:(4)隔離處理:隔離腔體應做開窗處理、方便焊接屏蔽殼,在屏蔽腔體上設計兩排開窗過孔屏蔽,過孔應相互錯開,同排過孔間距為150Mil。,在腔體的拐角處應設計3mm的金屬化固定孔,保證其固定屏蔽殼,隔離腔體內的器件與屏蔽殼的間距>0.5mm。如圖6-1-2-4所示。腔體的周邊為密封的,接口的線要引入腔體里采用帶狀線的結構;而腔體內部不同模塊之間可以采用微帶線的結構,這樣內部的屏蔽腔采用開槽處理,開槽的寬度一般為3mm、微帶線走在中間。(5)布線原則1、首先參考射頻信號的處理原則。2、嚴格按照原理圖的順序進行ADC和DAC前端電路布線。3、空間允許的情況下,模擬信號采用包地處理,包地要間隔≥200Mil打地過孔4、ADC和DAC電源管腳比較好經(jīng)過電容再到電源管腳,線寬≥20Mil,對于管腳比較細的器件,出線寬度與管腳寬度一致。5、模擬信號優(yōu)先采用器件面直接走線,線寬≥10Mil,對50歐姆單端線、100歐姆差分信號要采用隔層參考,在保證阻抗的同時,以降低模擬輸入信號的衰減損耗,6、不同ADC/DAC器件的采樣時鐘彼此之間需要做等長處理。7、當信號線必須要跨分割時,跨接點選擇在跨接磁珠(或者0歐姆電阻)處。打造PCB設計教程PCB設計中等長線處理方式技巧有哪些?
布線優(yōu)化布線優(yōu)化的步驟:連通性檢查→DRC檢查→STUB殘端走線及過孔檢查→跨分割走線檢查→走線串擾檢查→殘銅率檢查→走線角度檢查。(1)連通性檢查:整板連通性為100%,未連接網(wǎng)絡需確認并記錄《項目設計溝通記錄》中。(2)整板DRC檢查:對整板DRC進行檢查、修改、確認、記錄。(3)Stub殘端走線及過孔檢查:整板檢查Stub殘端走線及孤立過孔并刪除。(4)跨分割區(qū)域檢查:檢查所有分隔帶區(qū)域,并對在分隔帶上的阻抗線進行調整。(5)走線串擾檢查:所有相鄰層走線檢查并調整。(6)殘銅率檢查:對稱層需檢查殘銅率是否對稱并進行調整。(7)走線角度檢查:整板檢查直角、銳角走線。
射頻、中頻電路(3)射頻電路的PCBLAYOUT注意事項1、在同一個屏蔽腔體內,布局時應該按RF主信號流一字布局,由于空間限制,如果在同一個屏蔽腔內,RF主信號的元器件不能采用一字布局時,可以采用L形布局,比較好不要用U字形布局,在使用U字形布局前,一定要對U形布局的輸出與輸入間的隔離度要做仔細分析,確保不會出問題。2、相同單元的布局要保證完全相同,例如TRX有多個接收通道和發(fā)射通道。3、布局時就要考慮RF主信號走向,和器件間的相互耦合作用。4、感性器件應防止互感,與鄰近的電感垂直放置中的電感布局。5、把高功率RF放大器(HPA)和低噪音放大器(LNA)隔離開來,簡單地說,就是讓高功率RF發(fā)射電路遠離低功率RF接收電路,或者讓它們交替工作,而不是同時工作,高功率電路有時還可包括RF緩沖器和壓控制振蕩器(VCO)。6、確保PCB板上高功率區(qū)至少有一整塊地,且沒有過孔,銅皮面積越大越好。7、RF輸出要遠離RF輸入,或者采取屏蔽隔離措施,防止輸出信號串到輸入端。8、敏感的模擬信號應該遠離高速數(shù)字信號和RF信號。PCB設置中PCI-E板卡設計要求是什么?
整板布線,1)所有焊盤必須從中心出線,線路連接良好,(2)矩形焊盤出線與焊盤長邊成180度角或0度角出線,焊盤內部走線寬度必須小于焊盤寬度,BGA焊盤走線線寬不大于焊盤的1/2,走線方式,(3)所有拐角處45度走線,禁止出現(xiàn)銳角和直角走線,(4)走線到板邊的距離≥20Mil,距離參考平面的邊沿滿足3H原則,(5)電感、晶體、晶振所在器件面區(qū)域內不能有非地網(wǎng)絡外的走線和過孔。(6)光耦、變壓器、共模電感、繼電器等隔離器件本體投影區(qū)所有層禁止布線和鋪銅。(7)金屬殼體正下方器件面禁止有非地網(wǎng)絡過孔存在,非地網(wǎng)絡過孔距離殼體1mm以上。(8)不同地間或高低壓間需進行隔離。(9)差分線需嚴格按照工藝計算的差分線寬和線距布線;(10)相鄰信號層推薦正交布線方式,無法正交時,相互錯開布線,(11)PCB LAYOUT中的拓撲結構指的是芯片與芯片之間的連接方式,不同的總線特點不一樣,所采用的拓撲結構也不一樣,多拓撲的互連。PCB設計的整體模塊布局。黃岡了解PCB設計銷售
DDR3的PCB布局布線要求是什么?宜昌專業(yè)PCB設計批發(fā)
疊層方案,疊層方案子流程:設計參數(shù)確認→層疊評估→基本工藝、層疊和阻抗信息確認。設計參數(shù)確認(1)發(fā)《PCBLayout業(yè)務資料及要求》給客戶填寫。(2)確認客戶填寫信息完整、正確。板厚與客戶要求一致,注意PCI或PCIE板厚1.6mm等特殊板卡板厚要求;板厚≤1.0mm時公差±0.1mm,板厚>1.0mm是公差±10%。其他客戶要求無法滿足時,需和工藝、客戶及時溝通確認,需滿足加工工藝要求。層疊評估疊層評估子流程:評估走線層數(shù)→評估平面層數(shù)→層疊評估。(1)評估走線層數(shù):以設計文件中布線密集的區(qū)域為主要參考,評估走線層數(shù),一般為BGA封裝的器件或者排數(shù)較多的接插件,以信號管腳為6排的1.0mm的BGA,放在top層,BGA內兩孔間只能走一根信號線為例,少層數(shù)的評估可以參考以下幾點:及次信號需換層布線的過孔可以延伸至BGA外(一般在BGA本體外擴5mm的禁布區(qū)范圍內),此類過孔要擺成兩孔間穿兩根信號線的方式。次外層以內的兩排可用一個內層出線。再依次內縮的第五,六排則需要兩個內層出線。根據(jù)電源和地的分布情況,結合bottom層走線,多可以減少一個內層。結合以上5點,少可用2個內走線層完成出線。宜昌專業(yè)PCB設計批發(fā)
器件選型選擇合適的電子元件:根據(jù)電路功能需求,選擇合適的芯片、電阻、電容、電感等元件。在選型時,需要考慮元件的電氣參數(shù)(如電壓、電流、功率、頻率特性等)、封裝形式、成本和可獲得性。例如,在選擇微控制器時,要根據(jù)項目所需的計算能力、外設接口和內存大小來挑選合適的型號。考慮元件的兼容性:確保所選元件之間在電氣特性和物理尺寸上相互兼容,避免出現(xiàn)信號不匹配或安裝困難的問題。二、原理圖設計電路搭建繪制原理圖符號:使用專業(yè)的電路設計軟件(如Altium Designer、Cadence OrCAD等),根據(jù)元件的電氣特性繪制其原理圖符號。連接元件:按照電路的功能要求,將各個元件的引腳用導線連接起來,形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