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墻防水設計及施工要點有哪些?對外墻各道工序的施工質量進行嚴格控制 要做好對外墻施工工序的質量把關與控制,施工過程中應使用具備防水抗裂特性的聚合物水泥砂漿,或者是在砂漿中摻入一定的建筑纖維,有效避免或者是抑制砂漿因干縮或溫度變化而造成的裂縫繼續發展,提升抹灰砂漿的抗裂性能,有效避免外墻的滲漏。一般情況下,抹灰處理需要分層進行,且每次抹灰的厚度不能超過 10mm,兩層抹灰處理之間應留有充足的時間。外墻防水施工人員技術不熟練,在陰陽角等關鍵部位防水處理不到位,致使這些部位頻繁出現滲漏水,怎么辦?浦東新區內墻外墻防水
從表面看,聚苯保溫板和抗裂砂漿有利于外墻防水,而實際情況是,保溫外墻的滲漏水更加嚴重。保溫外墻滲漏水率增加的原因不在于保溫系統自身,而是施工與材料的問題。保溫外墻的防水系統主要依靠5mm厚的抗裂縫砂漿,而市場供應的絕大多數抗裂砂漿質量達不到標準要求,施工厚度一般只有3mm左右。還有保溫材料的質量、玻纖網格布的質量等原因,造成了保溫系統喪失防水能力。我國的外墻外保溫規范是參考歐美國家的保溫體系而制定的,系統自身沒有問題,在我國的工況條件下,遠不可能到歐美國家的標準。在目前我國施工水準較低的情況下,一味強調要求施工對防水的保證作用是不實際的,只能從設計上進行多重設防,以減少滲漏概率。漏水外墻防水公司外墻防水的設計壽命一般是多少年?
外墻防水施工質量的過程控制 1)外墻防水工程應按設計要求施工,施工前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進行技術交底。外墻防水應由有相應資質的專業隊伍進行施工;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 2)外墻防水材料應有產品合格證和出廠檢驗報告,材料的品種、規格、性能等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和設計要求;進場的防水材料應抽樣復驗,不合格的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3)陽臺欄桿固件、外墻各類預埋件、安裝螺栓、管道(槽)等與外墻體交接處應用高彈性耐候密封材料嵌填密實,并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做好封閉處理。 4)抹灰層厚度大于10mm時,應分層施工,后一層應待前一層指觸不粘時進行,各層應粘結牢固,抹平、壓實應在初凝前完成。
分格縫施工工藝流程:分格縫槽內清理、修整→縫邊兩側粘貼膠帶紙→涂刷基層處理劑→材料準備→第1次嵌填、灌注密封材料→沿縫槽兩側反復批刮→第2次嵌填、灌注密封材料→表面抹平壓實→檢查、修整→揭除遮擋膠帶紙→養護→驗收。 2)外墻應設分格縫,分格縫宜設置在混凝土梁柱或混凝土墻體部位,不宜設置在砌體部位,分格縫間距不宜超過3 m,縫深應不穿透外墻防水層,縫寬宜為10 mm,縫中應嵌填密封材料或采用成品分格條。禁止在砌體墻面用機械切割分格縫。密封防水部位接縫寬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基層應牢固,表面平整密實,不得有裂縫、蜂窩、起皮和起砂現象,嵌填前基層應干凈、干燥。圖4所示為外墻面分格縫構造示意圖。高層建筑的外墻防水有哪些特殊要求?
外墻滲漏水原因分析外墻是直接面臨風吹雨淋的迎水面,容易受到雨水、大風和陽光的影響而發生異常。一般來講,外墻發生滲漏水由以下因素引起的。1、沿外墻門窗框周邊滲水通常來說,如果外面的墻出現漏水的話,那多數都是窗戶旁邊的墻體引起的漏水現象。這多是由于門窗框周邊與磚墻接觸面的縫隙沒有封嵌,或雖用砂漿嵌填卻不密實,常有脫落和裂縫,窗洞口頂面無滴水線,雨水由洞口頂面流入室內。窗臺下的砌體縫隙中砂漿不飽滿,水從縫隙中滲入室內。窗臺粉刷不當,水沿窗框下滲入室內。外墻防水維修后如何預防再次滲漏?地下室漏水外墻防水公司
外墻出現裂縫,雨水順著裂縫滲透,即便做了外墻防水也無法阻止滲漏,該如何解決裂縫與防水的雙重問題?浦東新區內墻外墻防水
每道工序完成后,應經檢查合格再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外墻防水層完工后應進行檢驗驗收。防水層滲漏檢查應在雨后或持續淋水30min后進行。 6)涂膜防水層在門窗洞口、伸出外墻管道、預埋件及收頭等部位的節點做法,應符合設計要求。涂膜防水層的平均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小厚度不應小于設計值的80%。采用針測法或割取20 mmx20 mm實樣用卡尺測量。涂膜防水層應與基層粘結牢固,表面平整,涂刷均勻,不得有流淌、褶皺、鼓泡、露胎體和翹邊等缺陷。 7)砂漿防水層留槎位置應正確,接茬應按層次順序操作,做到層層搭接緊密。砂漿防水層的平均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小厚度不得小于設計值的80%。砂漿防水層與基層之間及防水層各層之間應結合牢固,不得有空鼓。浦東新區內墻外墻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