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墻找平層施工要點 1)外墻找平與防水施工流程:基層表面處理→掛鋼絲網→掛線、貼灰餅、設標筋→界面處理→涂抹找平層(作第1道防水層)→設分格縫→施工防水層(第2道防水層)→施工抹面層(保護層)。 2)外墻面防水由第l道防水層、第2道防水層、防水保護層、裝飾面層這4個基本構造層組成。第1道防水層宜采用內摻纖維和聚合物乳液的1:2.5水泥砂漿或Ml5預拌砂漿,找平層要求兼作第1道防水層。第2道防水層宜采用2mm厚聚合物水泥防水涂膜或5-8mm厚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或3—5mm厚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干混);飾面磚外墻不得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預防外墻飾面磚脫落。外墻涂料、飾面磚等裝飾面層及粘結層可兼作防水保護層。圖3所示為有保溫層和無保溫層的外墻防水構造。磚砌體應濕潤,砌筑墻體不可一次到頂。舟山本地外墻防水
聚合物砂漿防水層分格縫的留設位置和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嵌填密封材料前,應將分格縫清理干凈。門框、窗框、伸出外墻管道、預埋件等與防水層交接處應留8~10 mm寬的凹槽進行密封處理,密封材料應嵌填密實。 8)聚合物砂漿防水層每層宜連續施工,留茬時,應采用階梯坡形茬,接茬部位離陰陽角不得小于200mm;上下層接茬應錯開300 mm以上,接茬應依層次順序操作、層層搭接緊密;聚合物砂漿防水層未達到硬化狀態時,不得澆水養護或直接受雨水沖刷,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硬化后應采用干濕交替的養護方法;普通防水砂漿防水層應在終凝后進行保濕養護,養護期間不得受凍。舟山本地外墻防水外墻防水工程在整個建筑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外墻防水,墻面分格縫防水墻面分格縫的防水分為:凹縫涂料防水、密封膠嵌縫防水。9、墻面分格縫防水外墻變形縫包括沉降縫、伸縮縫、防震縫,外墻變形縫防水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具有防水功能的各種成品變形縫蓋縫裝置,將變形縫適應變形與防水相結合,起到功能與美觀一致的效果。五國外外墻的防水設計1、混凝土梁、柱與砌體墻接縫國外雙墻結構比較多,水會延著空腔往下,由出水口流至外面;另外一種就是通過有排水功能的聚笨板將水排到地面。
保溫、面磚或涂料飾面外墻防水外保溫材料主有聚苯板、無機保溫砂漿、硬泡聚氨酯等,保溫系統通常由基層處理+保溫+抹面砂漿(玻纖網錨釘固定)+飾面涂料或面磚等構造層組成,其抹面砂漿具有一定的抗裂性、透汽性、抗滲性。執行《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標準》要求。防水層通常設置在保溫層與結構層之間,在結構面經水泥砂漿找平后,抹3mm~8mm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或摻外加劑防水砂漿,可在砂漿中夾鋪耐堿玻纖網格布。
保溫、裝飾型外墻防水涂料裝飾型外墻防水涂料同樣可以用于保溫外墻。外墻防水要求較高的建筑,需要設置二道防水時,可以選擇在采用裝飾型防水涂料做飾面層的同時,在結構墻體與保溫層之間設置一道防水砂漿防水層。 應清理干凈垃圾余漿。
外墻防水節點設計要點 1)門窗框與墻體間的縫隙宜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填充;外墻防水層應延伸至門窗框,防水層與門窗框間應預留凹槽,刷涂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并嵌填密封材料;門窗上楣的外口應做滴水線;夕}、窗臺應設置不小于5%的外排水坡度。 2)突出墻面的腰線、檐板、窗臺上部應進行防水處理,并設置不小于3%的向外排水坡,下部應做滴水線,與墻面交角處應做成圓角。 3)雨篷應設置不小于1%的外排水坡度,外口下沿應做滴水線;雨篷與外墻交接處的防水層應連續;雨篷防水層應沿外口下翻至滴水線。 4)陽臺應向水落口設置不小于1%的排水坡度,水落口周邊應留槽嵌填密封材料。陽臺外口下沿應做滴水線。 5)外墻體變形縫必須做防水處理。精心組織技術力量進行施工完善維修、保養管理制度。江蘇房屋外墻防水
并清理干凈,其次用鋼絲刷或加壓水洗刷基層。舟山本地外墻防水
幕墻結構不容易發生滲水情況從直觀感覺看,幕墻與墻體分開,雨水在幕墻上形成了一道擋水圍幕,不會進入墻體,而實際上幕墻也會發生滲漏水。⑴幕墻塊體材料拼縫打膠不密實;⑵幕墻頂端部位往往構造比較復雜,通常是天溝、裝飾性挑檐板等,造成防水處理難度較大;⑶透水性石材、裝飾效果需要拼縫不封閉的幕墻,雨水會大量進入幕墻背后。所有進入幕墻背后的水,都有可能經過從支架鐵件橫檔、拉桿、窗套板等延淌至結構墻面,當結構墻面沒有進行防水處理時,造成墻體或窗戶周邊滲漏水。舟山本地外墻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