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發殘留物的制備有三種方法,即蒸溜法、蒸發法和減壓蒸饋法,常用的是蒸發法。我國現行的操作方法:將乳液在電爐上加熱攬拌,確認大部分水分己蒸發,放置在160°C烘箱保持1分鐘。對蒸發殘留物測試的指標主要有下三個:1)針入度:標準針尖(100g)在25°C恒溫水浴的瀝青試樣(改性瀝青試樣)中下降5s的深度。單位是0.1mm。針入度愈大表示瀝青軟、稠度小;反之瀝青硬、稠度大。2)軟化點:瀝青試樣放在金屬環內,上面有一規定尺寸和質量的鋼球,放在5°C水中(32.5°C甘油),升溫速率為5±0.5°C/min,至鋼球下落25.4mm時的溫度,表示瀝青的溫度穩定性。3)延度:將瀝青做成8字型標準試件,改性乳化瀝青于5°C下進行測試,基質瀝青測試的是15°C,拉伸速度一般為5cm/min,拉伸至斷裂時的長度即為延度(cm)。延度越大,表明瀝青的塑性越好。SBR膠乳改性劑SL-168L可明顯提高瀝青與集料的粘附性,抗開裂性,抗水性,抗磨性等微表處的路用性能。遼寧粘層丁苯膠乳生產廠家
2006年至今,我國每年的微表處用量均保持在3000萬平米以上,經過大量研究的實踐,得出如下主要結論:1)乳化劑和SBR膠乳的性質對改性乳化瀝青蒸發殘留物性能產生影響,進而對微表處混合料性能有很大影響;2)微表處級配宜粗不宜細。用于大交通量道路時宜采用III型級配,油石比宜小不宜大;3)應當謹慎使用間斷級配(存在施工和易性問題);超粒徑顆粒必須在施工前予以去除;4)粗集料用量過大,容易在攤鋪過程中產生劃痕,粗顆粒容易脫落;粗集料用量小,導致強度降低;5)礦料砂當量的降低會明顯縮短混合拌和時間、耐磨性能、抗裂性和抗車轍能力,并可能造成混合料中改性劑無法正常發揮效果。山東聚合物丁苯膠乳廠家使用SBR膠乳的微表處混合料,黏聚力指標和輪轍變形指標明顯好于普通不改性乳化瀝青。
在微表處養護技術中,改性乳化瀝青主要發揮黏結作用,是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在乳化瀝青的制備過程中,改性劑、乳化劑等助劑的性能與相互配合情況不僅決定乳化瀝青能否制備成功,也影響著乳化瀝青的性能優劣。改性劑的改性效果較差、乳化劑的乳化效果不穩定以及兩者的匹配效果不佳等問題直接關聯到乳化瀝青的應用性能。因此,針對微表處技術在原材料選用、制備、施工與道路應用階段易出現的問題,從材料的角度入手,對改性乳化瀝青這一關鍵原材料進行深入研究,選擇合適的改性劑,進行相應的復合設計與研究,并采用多種乳化劑進行制備與對比,研制出性能優異的改性乳化瀝青,并應用于微表處養護技術,是目前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微表處改性乳化瀝青對于蒸發殘留物有相應的指標要求,我國生產乳化瀝青時一般采用AH-70或AH-90號基質瀝青,再加入3%以上劑量的SBR改性后,針入度一般在50-90之間,考慮到我國是以80、100等分級,因此規定40-100的針入度指標。軟化點指標也受基質瀝青標號,改性劑添加量等影響,綜合起來,采用蒸發殘留物軟化點大于53℃的技術要求,當用于南方高溫地區或用于車轍填補時,軟化點要求不低于57℃。微表處乳化瀝青一般采用SBR乳液改性,SBR的低溫改性效果明顯,因此規定蒸發殘留物的5℃延度大于20cm。丁苯膠乳即SBR膠乳是以苯乙烯和丁二烯為單體,經過乳液聚合所得的高分子聚合物乳液。
丁苯膠乳可采用間歇聚合,也可采用半連續方式或連續方式聚合。間歇方式操作簡便,工藝簡單,但生產能力較低。而連續聚合對設備要求更高,生產能力也更強,產品性能均勻。一次投料法在反應中期會因自動加速現象產生大量反應熱,若這種熱量不能及時從體系中排除,將會導致反應速率瞬間加快,產生更多熱量,發生爆聚,消耗大量引發劑,產生凝膠效應,使聚合體系不穩定。分批加料法是先讓一部分單體在釜中反應,在一段時間后,再向反應釜中補加部分單體、乳化劑、引發劑等繼續反應。通過改變二次單體加入量和時間和調控不同性能的膠乳,改變膠乳的結構及單體轉化率。高固含量的陽離子SBR膠乳是目前微表處技術中改性乳化瀝青應用較普遍的一種改性劑。山東聚合物丁苯膠乳廠家
SBR膠乳用于微表處混合料時,使得混合料的成型速度和耐磨耗能力明顯加強。遼寧粘層丁苯膠乳生產廠家
目前,丁苯膠乳已經達到合成橡膠總產量的五分之一左右,數量大,應用廣。丁苯膠乳常應用于印染工業、涂料、膠粘劑、瀝青改性等領域,目前,在道路改性瀝青方面,由于丁苯膠乳生產相對容易、儲存穩定性好、改性效果較好、經濟性好等方面的優點,已在該領域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道路改性瀝青所用的丁苯膠乳中,很多還是采用國外進口產品,特別是高固含量的丁苯膠乳,該類產品不僅具有較高的固含量,且改性效果較好,明顯的改善了瀝青在低溫下容易發生裂縫的現象,同時對瀝青耐高溫性能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改善了瀝青路面在夏季容易出現的車轍現象及易流淌現象。遼寧粘層丁苯膠乳生產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