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冷補瀝青混合料特殊的路用要求,基質瀝青中必須摻加一定比例的隔離劑以降低它的粘度,即產生稀釋瀝青。為保證隔離劑與瀝青的相容性,可采用極性與瀝青相似的汽油、煤油和柴油。由于冷補瀝青混合料一般需儲存很長時間,一般選用揮發慢的柴油。柴油應采用符合國家標準的“-20#~0#”車用柴油,可根據使用的季節和溫度選用相應的標號。瀝青應采用符合JTG F40-2004規范“道路石油瀝青技術要求”規定的“70#-110#”A級瀝青。根據使用地區氣候條件合理選擇相應標號的道路瀝青,一般可選用當地常用的基質瀝青及其標號,不宜選用改性瀝青。 冷補料是一種技術含量較高的道路修補材料,一般可以全天候使用。遼寧粘層添加劑供應商
現階段,國內常用的冷補料包括溶劑型冷補料、反應型冷補料和乳化型冷補料。溶劑型冷補料是由含添加劑的稀釋瀝青與集料拌和而成。冷補稀釋瀝青一般是在基質瀝青中摻入稀釋劑和添加劑制成,稀釋劑一般為石化產品,如汽油、煤油、柴油、機油等,其初始強度來源為壓實后礦料間的嵌擠力,后期強度的增大主要依靠稀釋劑的不斷揮發。然而溶劑型冷補料的初始強度稍低,強度增長過程也比較緩慢,導致使用性能較差,容易松散剝落,發生二次Bing害。另外,稀釋劑的揮發也會增加對自然環境的危害,造成能源浪費。河北瀝青混合料添加劑路面坑槽破損深度在5cm以上時,填補工作應以每3-5cm為一層,分層填補、逐層壓實。
添加劑不僅能夠增強瀝青與集料間的黏附性,保證混合料間的內聚力,防止有水分從界面侵入,提高混合料的強度和水穩定性,延長坑槽修補后的路面使用壽命,所以添加劑是冷補瀝青混合料制備的關鍵組分。目前研發高性能添加劑對瀝青路面坑槽修補具有較大的實用價值。有研究單位用改性劑、增粘劑和成膜劑等材料制備添加劑,通過引入官能團的方式,較大程度上降低了冷補瀝青混合料的粘度,提高其儲存性和抗凍融性能,并使其可甩于冬季雨天坑槽修補,但是生產工藝較為復雜,對應成本也較高。對于添加劑的研宄國外己趨于成熟,而國內雖已得一定成果,但礙于成本及性能等原因,尚未能大規模推廣使用,還無法滿足我國瀝青路面坑槽修補的大規模需求。
傳統的熱拌瀝青混合料進行道路修補時,具有性能尚可、材料來源廣、價格較低的優點,但是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有如下幾點:1)適應天氣和溫度的問題,對環境溫度要求較高,低溫下不能施工,雨雪天氣不能施工;2)需拌合站拌合后保溫運輸,造成能源費用增加;3)必須即拌即用,溫度下降后廢棄造成材料浪費;4)對壓實設備有要求,并且必須機械壓實; 5)耐久性問題,使用壽命與施工質量密切相關;6)工人近距離接觸熱瀝青排放的氣體,對身體健康有危害。冷補料具有較強的粘結性能,與基層和原路面結合良好。
P為冷補瀝青混合料中起粘結作用的基質瀝青(或改性瀝青)的用量(油石比),然后根據添加劑、隔離劑用量來計算冷補瀝青結合料用量P(油石比)。紙跡試驗方法:取少量新制成的冷補料,放置在一張白紙上,觀測殘留在紙上的痕跡。若出現嚴重的墨跡,連結成塊,則說明用油量偏多;若多數墨點小于冷補料顆粒與白紙的接觸面積,且分散,則說明用油量偏少;正常痕跡應為墨點接近于冷補料顆粒與白紙接觸面積,以該油石比作為ZuiJia油石比。紙跡試驗結果與冷補料的溫度密切相關,試驗室確定ZuiJia油石比,從拌和鍋中取新制成的冷補料,溫度保持在80℃±10℃;生產驗證ZuiJia油石比,從拌和樓出料后取少量冷補料進行測試。2000年后,國外的冷補技術進入國內,冷補料作為一種科技含量較高的產品在市政道路上得到推廣應用。封層添加劑歡迎選購
冷補瀝青混合料技術經過多年的發展,其使用性能更加成熟。遼寧粘層添加劑供應商
骨料顆粒間的嵌擠力和摩擦力,以及瀝青與集料間的黏附性構成了冷補瀝青混合料的強度。因此選擇合適的結構類型不僅有助于提高冷補瀝青混合料儲存性,而且也在較大程度上決定了混合料強度,進而影響到材料的路用性能。我國《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中也對冷補瀝青混合料的級配組成提出了建議。當然,大規模使用冷補瀝青混合料必然伴隨著不同種類的級配,因此有必要對級配組成進行深入研究。目前還沒有成熟的配合比設計方法被學者所公認,大多仍采用馬歇爾設計法,這也給材料的發展使用帶來了局跟性。遼寧粘層添加劑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