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補瀝青混合料在施工溫度下經過壓實能夠緊密粘聚成型,如此方能形成足夠的強度抵抗車輛荷載作用的性能稱為混合料的粘聚性。我國《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提出:將一定質量的混合料裝入試模中,4°C養生2-3個小時后雙面擊實5次,放入標準篩上來回滾動20次,破損率不大于40%。然而,此方法并未明確提出標準篩應采用的規格,同時只規定了試件壓實次數,卻未對試件高度提出具體要求。為了滿足立即開放交通的要求,路面坑槽修補完成后要有一定強度才能經受車輛荷載作用,此即初始強度。根據國內外路面養護經驗及性能評價方法,一般采用馬歇爾穩定度作為評價冷補瀝青混合料初始強度的指標。冷補料可以在大多數天氣和環境下修補不同類型的道路面層,如瀝青路面、水泥路面、機場跑道、停車場等。山東冷補液添加劑供應商
冷補瀝青混合料用礦料可采用不同規格的粗細集料、礦粉等摻配而成,也可用大粒徑的塊石、卵石等經多級破碎而成。應選擇工程擬采用的各材料進行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冷補瀝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按下列步驟進行:1)按規范確定礦料的級配范圍,計算各種集料的配合比例,使合成級配在要求的級配范圍內;2)選擇1~3個冷補液配方,拌和實際的級配集料,進行施工和易性試驗,確定適宜的冷補液配方;3)確定一個初始油石比p,以p、p±0.25、p±0.5分別拌和混合料,共5組,進行紙跡試驗,確定合適的油石比;P為冷補瀝青混合料中起粘結作用的基質瀝青(或改性瀝青)的用量(油石比),然后根據添加劑、隔離劑用量來計算冷補瀝青結合料用量P(油石比)。4)以確定的冷補液配方、級配集料按合適的油石比進行拌和,進行各項混合料性能試驗。如不符合要求,需調整冷補液配方或集料,直至滿足性能要求。江西微表處瀝青添加劑SL-A92是一種表活型瀝青添加劑,具有比較高的表面活性。
傳統的熱拌瀝青混合料進行道路修補時,具有性能尚可、材料來源廣、價格較低的優點,但是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有如下幾點:1)適應天氣和溫度的問題,對環境溫度要求較高,低溫下不能施工,雨雪天氣不能施工;2)需拌合站拌合后保溫運輸,造成能源費用增加;3)必須即拌即用,溫度下降后廢棄造成材料浪費;4)對壓實設備有要求,并且必須機械壓實; 5)耐久性問題,使用壽命與施工質量密切相關;6)工人近距離接觸熱瀝青排放的氣體,對身體健康有危害。
在北方地區,每年10月至次年4月,由于氣溫較低,熱拌瀝青混合料使用困難,致使損壞的路面得不到及時的修補,這樣雨水、雪水會不斷下滲造成基層、路基含水量過大,冬季出現嚴重的不均勻凍脹,春融期出現翻漿等更為嚴重的病害,使得路面結構松散,承載力能力下降。再加上坑槽引起行車顛簸,振動產生的沖擊荷載(為正常荷載的1.5~2.0倍)致使松散、坑槽很快就連成一片,局部路段大面積損壞,直接影響行車的安全和舒適性以及道路的使用壽命。若等到來年4月以后修補,不僅需要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財力,而且路面結構已從根本上受到損害,其強度和剛度將難以恢復。為了解決冬季瀝青路面養護這一問題,儲存式冷補瀝青混合料即冷補料就得到了應用需求。冷補料施工也不如乳化瀝青冷拌和熱拌混合料那樣,需要復雜的輔助工序和機械設備。
由于冷補瀝青混合料中瀝青與礦料粘附性較差,所以采用堿性石料和石灰巖磨成的堿性礦粉,若采用酸性石料應考慮加入抗剝落劑。礦粉用量對混合料的壓實性和疏松性以及機械強度均有重大影響。研究表明當瀝青與礦粉之間存在某種比例時,混合料易于壓實。礦粉過多或過少都使混合料難于壓實,達不到路用所要求的初始強度。一般,混合料的強度隨礦粉用量的增加而增大,當礦粉用量達到10%時,路面具有一定的強度可滿足要求,雖然繼續增加礦粉用量可獲得更大的強度,但是混合料的和易性有所降低。礦粉的用量應根據具體的要求確定。在冷補瀝青混合料中含有粘度較低的液體瀝青,因此應具有必要的礦粉含量,兼顧強度與和易性,研究建議礦粉含量應控制在8%~12%。路面坑槽破損深度在5cm以上時,填補工作應以每3-5cm為一層,分層填補、逐層壓實。山東透層添加劑
冷拌所需稀釋瀝青常用配方有冬季、夏季兩種,并可根據要求配置特殊配方。山東冷補液添加劑供應商
冷補料所用稀釋劑的主要作用是降粘度,添加劑的主要作用是改善冷補瀝青的部分性能。冷補劑與基質瀝青共同構成冷補瀝青,冷補劑的種類和劑量將直接影響冷補瀝青的技術性能。因此,在配制冷補劑時要遵循以下原則:1)冷補劑可有效的降低基質瀝青的粘度。冷補瀝青在常溫下的粘度需在理想壓實粘度范圍內,即瀝青黏度范圍介于5Pa?s~30Pa?s之間;2)冷補劑的加入不會延長強度形成時間。3)冷補劑的加入不會過多的影響基質瀝青的原有性能。冷補瀝青與集料之間應有足夠的黏附性,以保證抗水損害性能;山東冷補液添加劑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