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機構的審查 、資質的認證 、 FMT 供體的篩選與管理、標準化菌液和膠囊的制備 與質量控制、FMT 移植方式、FMT 移植是作為技術 還是藥物等,仍需要進一步明確和標準化。我 國 FMT 臨床應用目前處于初始 、但又快速發(fā)展的 階段,上述問題的明確對國內(nèi) FMT 的健康發(fā)展尤 為關鍵 。 目前,除了上海市衛(wèi)健委出臺的“菌群移 植技術管理規(guī)范 ”外,尚無任何其他層面的管理規(guī) 范來引導 FMT 的健康發(fā)展 。 因此,為規(guī)范 FMT 的 臨床應用,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醫(yī)院管理研究所組 織相關領域專業(yè)人士討論制定了該共識,以期規(guī)范我國 FMT 的臨床應用,促進 FMT 的良性健康發(fā)展。腸菌菌液初幼菌群移植使用初幼菌群的液體形式進行移植。江蘇糞菌群移植菌源
FMT劑量標準單次糞便的使用量30~60g/次均有報道s。目前,大多數(shù)研究使用糞便50g/次。然而,近期有研究顯示,即使30g的糞便也可達到良好療效!67。但是,同一疾病不同受體、或者不同疾病間受體腸道菌群差異較大,供體之間腸道菌群差異也較大,單一使用糞便重量來衡量不夠精確,目前主要以16SRNA來檢測供體和受體間腸道菌群豐度和多樣性,該方法并不能鑒別細菌的活性,忽略必須移植活菌方可產(chǎn)生作用,因此以每次移植的活菌數(shù)量作為標準更精確,且移植的活菌量還需個體化。1.移植以活菌量作為劑量標準,每次移植的活菌量需>2.5x10”CFU(2C);2.成人移植糞便量需>30g/每次,兒童以1g/kg體質量計算(2C)。江蘇糞菌群移植菌源個性化初幼菌群移植根據(jù)受體的特點定制移植方案。
特定菌群移植作為一種新興的生物方法,近年來在研究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進展。研究人員通過對腸道菌群的深入研究,已經(jīng)鑒定出多種有益菌株,并成功將其應用于特定菌群移植中。這些有益菌株包括乳酸菌、雙歧桿菌等,具有調節(jié)腸道微生態(tài)平衡、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然而,特定菌群移植仍面臨一些挑戰(zhàn)。首先,目前對腸道菌群的認識仍有限,尚有很多未知的菌株和菌群功能待研究。其次,特定菌群移植的醫(yī)療效果存在個體差異,不同患者對特定菌株的反應可能不同。此外,特定菌群移植的長期效果和安全性也需要進一步研究。
供體篩選與管理要求1.供體篩選要求:目前,國際公認非親屬標準供體與親屬供體均可為患者提供糞便,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優(yōu)先使用標準供體?,F(xiàn)有供體篩選標準以歐美國家為主,但歐美國家人群與亞洲人群體質指數(shù)、飲食結構、腸道菌群等均存在差異。因此,結合相關指南及本中心操作經(jīng)驗,建立了從生理、心理、個人史、穩(wěn)定性、持續(xù)性和限食耐受性6個維度的供體篩選標準。2015,Moayyedi等初次提出超級供體的概念,并認為FMT的成功取決于供體的糞便質量。因此有人建議,通過將多名供體的糞便混合使用,可以提高療效,從而限制受體只接受無效糞便的可能性。標準化供體入選后,需加強供體與供體管理員間的信任,供體的依從性、供體的日常飲食、運動及健康狀態(tài)均 需要隨訪與監(jiān)測,對提高 FMT 的效果有較大的臨 床意義 。對少數(shù)民族人員采用 FMT 時,必須尊重 其民族的飲食和信仰,合理選擇供體。腸道菌群移植需要嚴格的供體籃選和樣品采集標準。
目前,移植次數(shù)和移植周期無統(tǒng)一標準。在FMT大部分的研究中,均使用單次移植。對初始FMT無反應的患者進行重復FMT,可獲得較高的成功率;即使是對初次FMT反應不佳的患者也是如此!-.,s59]。無論是第1次使用失敗或者復發(fā)的患者,第2次FMT的成功率似乎很高,因此對部分FMT無效的CDI患者,可在24~72h內(nèi)重復使用。對于偽膜性結腸炎FMT技術失敗的患者,每3d重復1次FMT可獲得成功。早期、重復的FMT技術,可以提高CDI的療效(70%~100%)[6-6]CDI疾病病因相對單一,單次的FMT技術、或者次數(shù)較少的重復使用可獲得較高的有效率,但對于在宿主-微生物組相互作用更復雜的疾病中,可能需要更為有規(guī)律的療程和更長的使用周期。如對潰瘍性結腸炎的兩項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連續(xù)8周的FMT技術可獲得較高的臨床緩解,因此建議進行FMT次數(shù)的強化效果。有研究顯示,增加移植劑量和次數(shù)可增加療效54。但嚴格篩選供體的糞便為有限的資源,在確保療效的前提下,盡量減少糞便資源和醫(yī)療資源的浪費,即對于不同的疾病,需要形成科學合理的周期。菌群移植可能在醫(yī)療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中發(fā)揮作用。黑龍江糞菌群移植
初幼菌群移植可能在預防和醫(yī)療嬰幼兒期胃腸道疾病中發(fā)揮作用。江蘇糞菌群移植菌源
FMT人選標準:1.明確與腸道菌群紊亂有關的腸道內(nèi)疾病:腸功能障礙性疾病、腸道傳染性疾病、腸道免疫性疾病等(1C)2.明確與腸道疾病或者腸道菌群紊亂有關的腸道外疾病;3.患者需充分理解FMT治療過程及機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2C)(二)排除標準1.嚴重免疫抑制者(中性粒細胞<1500/mm’,淋巴細胞<500/mm°)(1B)2.腸黏膜嚴重破壞者(1C)3.未能明確腸黏膜損傷病因者(2C)4.當前診斷為暴發(fā)性結腸炎/中毒性巨結腸者(1C)5.因存在嚴重腹瀉、明顯纖維性腸腔狹窄、嚴重消化道出血、高流量腸瘺等原因,無法耐受50%熱卡需求的腸內(nèi)營養(yǎng)者(1C)6.合并嚴重系統(tǒng)性傳染,符合全身性炎癥反應綜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診斷標準者(1B)。江蘇糞菌群移植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