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建標企業服務有限公司2023-12-29
公司有涉及到ISO體系認證的朋友,小編背著被同行拉黑的風險,帶你來看看,關于ISO體系認證的那些“坑”。有些黑心的認證機構和咨詢公司可能會采用多種手段來坑害企業。以下是一些常見的例子:
1、絕口不提認證機構審核需用費用:咨詢公司可能故意隱瞞現場審核費用,等到審核老師到現場時才通知企業需要支付食宿差旅等費用,給企業造成預算上的突然襲擊。
2、前期的低價簽約后續的年審加價:一些咨詢公司為了吸引企業簽約,可能會以低于市場價的價格與企業簽訂服務合同。但是到了第二年、第三年進行年審時,這些咨詢公司會以各種名目收取高于正常合理的年審費用和服務費用。
3、聯合認證機構“坑”企業:某些咨詢公司會利用企業的心態,前期以極低的價格簽訂合作,后續審核時再聯合認證機構安排超出常規人數審核,或通過各種手段卡審核流程,收取額外費用。
4、隱瞞年審:某些咨詢公司隱瞞年審事情,只告訴企業ISO認證三年內有效,企業會誤以為給了錢辦了證三年內不用再管了,但實際上資質年審是硬性規定。
5、認證范圍的“坑”:一些咨詢公司利用低價吸引客戶,簽訂合同后卻利用信息不對等,減少或申報一個認證范圍,使企業拿到證書后無法使用。
6、認證機構的問題:有些認證機構存在違規審核、虛假審核、虛假發證等問題,隨時可能被撤銷,導致企業申報的資質失效。
7、出假證:有些不靠譜的認證機構會出假證,這些證書無法被市場認可,給企業造成損失。
8、跳過咨詢公司直接找認證機構合作:許多企業為了減少支出,試圖跳過咨詢公司直接與認證機構合作,但這樣操作反而會耗費更多的資金成本與時間成本,并可能陷入被動局面。
這些行為不*損害了企業的利益,也破壞了市場秩序和公平競爭環境。因此,企業在選擇認證機構和咨詢公司時需要格外謹慎,加強對合作伙伴的了解和信任。同時監管部門也需要加大力度打擊黑心的認證機構和咨詢公司,維護市場秩序和公平競爭環境。
本回答由 杭州建標企業服務有限公司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