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區聯興德創環保機械設備廠2024-02-14
在歐盟國家,生物質能對可再生能源的貢獻已超過風電和光伏發電,生物材料的研發也有較大突破。相比之下,我國生物質能的發展規模遠不及風能和光能,并且在發展中屢遭挫折。這與業內及社會對生物質存在的諸多誤解有關。
z大的誤解是對生物質能資源量的認識。每當談起我國的能源資源稟賦,都是“富煤、缺油、少氣”,卻不知還有“豐生物質”。迄今為止,仍有業內專業人員認為我國生物質“數量有限,成不了多大氣候”。
產生誤解的z重要原因是,發展初期,限于當時的技術水平,我國對生物質能的關注只集中在農林廢棄物上。比如,中國工程院在2008年出版的研究報告《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研究叢書·生物質能卷》中提到,生物質能資源量“按2005年生產水平,全國6項有機廢棄物可用量7.45億噸,折合標準煤3.45億噸”。這一數字作為quan威信息被普遍引用。其他機構也陸續發布過幾種估測,大多估測在3.5億/年~4億噸/年標準煤之間。估測的數據,只占全國一次能源消費量50億噸標準煤/年的7%左右,而且還只是理論潛力。由于生物質資源量估值過低,生物質能往往不被重視。
本回答由 佛山市南海區聯興德創環保機械設備廠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