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傲昕烏雞發展有限公司2024-09-14
場地選擇
地勢與排水:烏雞養殖場應選擇地勢較高、干燥、排水良好的地方,以避免雨水浸泡和疾病的傳播。這有助于保持養殖環境的清潔和干燥,減少疾病的發生。
環境要求:烏雞適宜在空氣清新、環境安靜的地方飼養。遠離居民區、工業區和污染源,可以減少噪音和有害氣體對烏雞的干擾和危害,為它們提供一個健康、舒適的生長環境。
自然條件:比較好選擇果園、林地等自然環境較好的區域進行散養。這些地方植物茂盛,有利于烏雞采食天然飼料,增加其運動量,提高肉質品質。
本回答由 泰和傲昕烏雞發展有限公司 提供
其余 2 條回答
雞舍建設 結構與材料:雞舍應建造簡易但堅固,墻壁可用磚石砌成,高度約為2米,地面用水泥抹平,以保持干燥和通風。雞舍內部應設置棲架,便于烏雞棲息和休息。 通風與干燥:雞舍必須具備良好的通風條件,以保證空氣流通和干燥。這有助于減少疾病的發生和傳播,同時也有助于調節雞舍內的溫度和濕度。 防護措施:雞舍周圍應設有圍欄或防護網,以防止烏雞逃跑和天敵侵害。同時,也要注意防雨、防曬和防風,確保雞舍內的環境穩定和安全。 三、飼料與水源 飼料:根據烏雞的生長階段和營養需求,合理搭配飼料。幼雛階段應提供高蛋白、高能量的飼料;中雞階段以粗料為主,配合適量的精料;成雞階段則以能量飼料為主,配合適量的蛋白質飼料。同時,也要在雞舍附近種植一些烏雞喜歡吃的飼料植物,如黑麥草、苦荬菜等,以增加其采食量和營養來源。 水源:提供充足且清潔的飲用水對烏雞的生長至關重要。要確保水源穩定、無污染,并經常更換飲用水以保持其新鮮度。
飼養管理 飼養密度:根據烏雞的品種和生長階段合理控制飼養密度。密度過大容易導致烏雞生長受阻和疾病傳播;密度過小則浪費場地資源。一般來說,每平方米可飼養10-15只幼雞,中雞階段可增加到15-20只,成雞階段則控制在5-10只左右。 日常管理:每天定時清理雞舍內的糞便和殘留飼料,保持雞舍的衛生和整潔。同時,要注意觀察烏雞的生長狀況和健康狀況,及時發現并處理問題。 防疫防病:定期進行防疫和驅蟲工作,預防疾病的發生。一旦發現有病雞要及時隔離和看醫生,防止疾病擴散。同時,也要做好雞舍的消毒工作,減少病原菌的滋生和傳播。 雞的生活環境應滿足地勢高、排水好、空氣清新、環境安靜等基本要求;雞舍建設要注重通風、干燥和防護;飼料和水源要充足且清潔;飼養管理要科學合理并注重防疫防病工作。這樣的生活環境有助于烏雞健康成長并產出好品質的產品。
泰和傲昕烏雞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 王鵬飛
手 機: 18879808123
網 址: http://21_WUHwcg.shop.8836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