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優可達物流服務有限公司2024-08-15
1. 國內發展情況
(1)政策推動與基礎設施建設
我國國家高度重視多式聯運的發展,交通運輸部等18個部門早在2017年就發布了鼓勵開展多式聯運工作的通知。目前,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已有116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有125個,綜合貨運樞紐強鏈城市有25個。
鐵路、港口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為公鐵聯運和海鐵聯運提供了有力支撐。例如,青島、上海、深圳、天津等大型港口相繼開通了通往腹地的“五定班列”,極大地提高了集裝箱運輸效率。
(2)運輸量與增長
根據中國集裝箱行業協會的統計數據,全國港口集裝箱2023年鐵水聯運量累計完成超1170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1.7%;鐵路集裝箱發送貨物7.32億噸,同比增長7.1%。
中歐班列、中老鐵路的開通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高速發展,為公鐵聯運和海鐵聯運提供了廣闊的施展空間。例如,2024年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開行量首破1000列,同比增長明顯。
(3)技術創新與信息化
各級國家和企業紛紛出臺相關指導意見,促進多種運輸方式間互通銜接,解決難點。例如,中車長江運輸設備集團有限公司成功研制了公鐵一體車、港口智能裝卸設備等,正在構建“平臺+網絡+裝備+服務”的多式聯運物流技術體系。
信息化平臺的建設也取得了明顯成效,如北部灣港海鐵聯運一體化深化推進,海鐵聯運各環節信息實現高效互通共享。
2. 國外發展情況
(1)成熟的市場體系
在發達國家,公鐵聯運和海鐵聯運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市場體系。例如,美國、歐洲等地區的鐵路集裝箱運輸在鐵路運量中所占比重較大,且海鐵聯運的比重也較高。
這些國家的多式聯運服務標準統一、銜接順暢,能夠為客戶提供高效、便捷的運輸服務。
(2)技術創新與智能化
發達國家在多式聯運領域的技術創新和智能化方面也走在前列。例如,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優化運輸流程、提高運輸效率;通過智能調度系統實現運輸資源的合理配置等。
本回答由 廣東優可達物流服務有限公司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