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安溪縣感德鎮潘田村委會[350524110201]
- 福建省安溪縣感德鎮華地村委會[350524110202]
- 福建省安溪縣感德鎮大坂村委會[350524110203]
- 福建省安溪縣感德鎮福德村委會[350524110204]
- 福建省安溪縣感德鎮爐地村委會[350524110205]
- 福建省安溪縣感德鎮嶺西村委會[350524110206]
- 福建省安溪縣感德鎮尾厝村委會[350524110207]
- 福建省安溪縣感德鎮洪佑村委會[350524110208]
- 福建省安溪縣感德鎮洋山村委會[350524110209]
- 福建省安溪縣感德鎮五甲村委會[350524110210]
- 福建省安溪縣感德鎮大格村委會[350524110211]
- 福建省安溪縣感德鎮槐川村委會[350524110212]
- 福建省安溪縣感德鎮槐東村委會[350524110213]
- 福建省安溪縣感德鎮槐植村委會[350524110214]
- 福建省安溪縣感德鎮槐揚村委會[350524110215]
- 福建省安溪縣感德鎮霞云村委會[350524110216]
- 福建省安溪縣感德鎮霞中村委會[350524110217]
- 福建省安溪縣感德鎮霞春村委會[350524110218]
- 福建省安溪縣感德鎮霞庭村委會[350524110219]
- 福建省安溪縣感德鎮岐陽村委會[350524110220]
- 福建省安溪縣感德鎮石門村委會[350524110221]
- 福建省安溪縣感德鎮龍通村委會[350524110222]
長途區號:0595 | 郵政編碼:362000 | |
車牌號碼:閩C | 行政代碼:350524(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安溪縣 | 行政級別:鎮 |
感德鎮地處安溪西北部,轄22個行政村和3個鎮辦場,總人口53000多人,全鎮有完中和初中校各1所,24所小學。2001~2002年,感德鎮積極實施“工業強鎮、茶業富民”發展戰略,大力發展茶業特色經濟、狠抓招商引資工作,促進全鎮經濟和社會事業健康發展。2002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6.3億元,鄉鎮企業總產值9.33億元,財政總收入達113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600元,分別比2000年增長36.3%、13.68、0.4%和9.4%;A設施日臻完善,增設30個泉靈通發射站,開通寬帶網。計生工作開拓新局面,計劃生育率達97.7%,基本實現“三為主”目標。農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成效顯著,全鎮2人被縣委評為農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基層干部標兵,感德信用社被泉州市委評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先進單位。
【“以茶增收,以茶致富”目標實現】
兩年來,感德鎮認真組織實施“精品、優質、名牌”的茶業發展戰略,以茶業產業化發展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2001年6月,又與遠太(福建)集團在福州舉辦“感德杯”鐵觀音茶王賽,省政協副主席何少川,原省政協副主席劉金美,老同志伍洪祥、許集美,泉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黃少萍,市人大副主任周子澄,縣領導曾榮華、尤猛軍、唐建華、林金發、陳木根、龔培毓、陳長華、宋麗珍,省直部門領導,香港泉州同鄉總會、香港安溪同鄉會代表,福州振興安溪經濟促進會成員以及茶業界、新聞界、工商界等嘉賓共500多人參加活動。茶王賽期間舉行茶王拍賣活動,100克“茶王”以9.8萬元拍賣成交。
2002年5月,在鎮區舉辦茶葉初制技術大賽,擴大茶農之間的技術交流;同時聘請44名茶葉技術監督員,負責茶葉農殘、重金屬的監督、指導、協調、宣傳,全面推廣空調制茶技術。2002年11月,歧陽村茶農王奕榮應邀赴省參加省長訪談錄;睎|村陳清源選送的茶樣榮獲2002年中國蕪湖博覽會鐵觀音茶王銀獎,槐植村楊松偉榮獲2002年中華茶產業國際合作高峰會鐵觀音茶王金獎。通過一系列的茶事活動,進一步擴大感德茶業的知名度,調動茶農制好茶、賣好價的積極性,茶葉生產走向產業化。感德鎮已發展成為安溪鐵觀音名茶的主產區,茶葉價格大幅度提高,實現了“以茶增收,以茶致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