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南山居委會[360722100001]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建設路居委會[360722100002]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人民路居委會[360722100003]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府前路居委會[360722100004]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解放路居委會[360722100005]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圣塔路居委會[360722100006]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馬鞍山居委會[360722100007]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星村路居委會[360722100008]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勝利路居委會[360722100009]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花園路居委會[360722100010]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水東村委會[360722100200]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水北村委會[360722100201]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同益村委會[360722100202]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花園村委會[360722100203]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長勝村委會[360722100204]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黃坑村委會[360722100205]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白石村委會[360722100206]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土墻背村委會[360722100207]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山塘村委會[360722100208]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勝利村委會[360722100209]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十里村委會[360722100210]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焦坑村委會[360722100211]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游州村委會[360722100212]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黃家坑村委會[360722100213]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柏樹芫村委會[360722100214]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上七里村委會[360722100215]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水西村委會[360722100216]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太平上村委會[360722100217]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水南村委會[360722100218]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馬路坑村委會[360722100219]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鎮江村委會[360722100220]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竹仔嶺村委會[360722100221]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老屋里村委會[360722100222]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上坑村委會[360722100223]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月嶺村委會[360722100224]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柏樹村委會[360722100225]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洞高村委會[360722100226]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黃豐村委會[360722100227]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樓下村委會[360722100228]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周壩村委會[360722100229]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龍舌村委會[360722100230]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桐木村委會[360722100231]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代屋村委會[360722100232]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金龍村委會[360722100233]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金華村委會[360722100234]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莊高村委會[360722100235]
- 江西省信豐縣嘉定鎮彩光村委會[360722100236]
長途區號:0797 | 郵政編碼:341000 | |
車牌號碼:贛B | 行政代碼:36072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信豐縣 | 行政級別:鎮 |
嘉定鎮地處信豐縣城,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2001年由原同益鄉、嘉定鎮、龍舌鄉三個鄉鎮撤并而成,有贛南第一大鎮之稱。全鎮總面積26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5萬畝,山地面積33萬畝,轄8個 社區居委會,38個行政村,539個村民小組,總戶數46327戶,總人口16.8萬人。交通便利,信息靈通,105國道、京九鐵路和贛粵高速公路縱貫南北;信雄公路、信池公路、信安公路橫亙東西,穿境而過;桃江河、西江河猶如兩條美麗的彩帶環繞在全鎮東西兩端。
嘉定鎮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更喜民風淳樸,百姓勤儉聰慧,許多名優土特產品應運而生,農副產品主要以臍橙、蔬菜、煙葉、甘蔗為重點,礦產品以石灰石,稀土、沙石為主,農產品加工以蘿卜、紅瓜子、花生為著名,產品積譽多年,深受消費者青睞,遠銷全國各地。
在農村,主種水稻、甘蔗、煙葉、花生、大豆,主養豬、牛、雞、鴨、魚。通過長期的深化農村改革,調整產業結構,走市場化、集約化的路子,建立了蔬菜、煙葉、甘蔗、果業、甜玉米五大農產品基地,“豬—沼—果(菜)”生態農業模式已在全鎮推廣,高效養殖、山上再造,極大地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好一幅菜綠瓜圓、果樹飄香、蓬勃興旺的景象。2002年,全鎮財政收入達12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260元。
在城鎮,充分發揮資源、 交通、區位優勢,根據市場需求,已培育起食品加工、果業銷售、建材市場三大支柱產業。截止2002年12月,全鎮有企業3559個。城鄉市場繁榮興旺,城市建設大步推進,南山西路、建設路、站前大道、沙壩文明社區、奧信果品市場等效果明顯,街道寬敞整潔,街上車水馬龍、高樓大廈鱗次櫛比,集貿市場熙熙攘攘,現代化城市初具雛形,成為京九鐵路線上一顆閃亮的明珠。
按照縣城經濟發展規劃,立足本地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招商引資碩果累累,三個園區(金龍山萬畝果業生態觀光園、千畝工業園、文明社區園)已初具規模,并不斷有外商安家落戶。2002年,引進并簽約項目15個,涉及果業開發、食品加工、工藝制造等行業,簽約資金1億多元。今年,外商投資的焦坑水庫、黃家坑水庫,集生態旅游觀光為一體的開發,摩托車市場、建豐竹業公司已竣工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