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公安縣南平鎮紅星居委會[421022109001]
- 湖北省公安縣南平鎮勝利居委會[421022109002]
- 湖北省公安縣南平鎮新城居委會[421022109003]
- 湖北省公安縣南平鎮新田村委會[421022109201]
- 湖北省公安縣南平鎮中剅村委會[421022109202]
- 湖北省公安縣南平鎮金馬村委會[421022109203]
- 湖北省公安縣南平鎮鮑關村委會[421022109204]
- 湖北省公安縣南平鎮青嶺村委會[421022109205]
- 湖北省公安縣南平鎮柘林潭村委會[421022109206]
- 湖北省公安縣南平鎮蔡田村委會[421022109207]
- 湖北省公安縣南平鎮拖船埠村委會[421022109208]
- 湖北省公安縣南平鎮楊堰村委會[421022109209]
- 湖北省公安縣南平鎮軍港村委會[421022109210]
- 湖北省公安縣南平鎮五一村委會[421022109211]
- 湖北省公安縣南平鎮中長村委會[421022109212]
- 湖北省公安縣南平鎮雙龍村委會[421022109213]
- 湖北省公安縣南平鎮朱家湖村委會[421022109214]
- 湖北省公安縣南平鎮楊家垱村委會[421022109215]
長途區號:0716 | 郵政編碼:434000 | |
車牌號碼:鄂D | 行政代碼:42102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公安縣 | 行政級別:鎮 |
南平鎮地處江漢平原南部,與洞庭湖平原接壤。全鎮總面積87平方公里,城區規劃建設面積10平方公里,總人口6萬人,城區常住人口3.6萬人,農業人口2.4萬人。全鎮轄15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1991年被省政府確定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02年成為全省中心鎮、荊州市明星鄉鎮;2003年被上級批準建立南平工業園區。
南平歷史悠久,底蘊深厚。五代十國時曾是南平國、南平郡之府地,清末同治年間始建為縣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紅二、四軍團會師于此,1955年以前一直是公安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改革開放以來,南平曾率先在全國興起畜禽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1998年,全鎮人民英勇頑強的奪取了抗洪史上稱之為""南平保衛戰""的偉大勝利,""新時期的好戰士""李向群在此譜寫了可歌可泣的抗洪戰歌。
南平區位優越,環境寬松。南平地處江漢平原與洞庭湖平原的交匯處,水陸交通便捷,207國道橫貫全鎮,河道上通長江,下瀉洞庭;北距古城荊州60公里,西距焦枝鐵路47公里,是晉、豫、鄂等經207國道通往東南沿海的必經之路,素有""荊楚門戶""之稱。近年來,南平鎮委、鎮政府不遺余力地改善發展環境、投資環境、人文環境,加強社會誠信建設,努力構建和諧誠信的新南平。
南平物產豐富,經濟發達。南平屬亞熱帶濕潤性氣候,雨量充沛,陽光充足,土地肥沃,是水旱兼作區。鎮委、鎮政府長期堅持農業產業化、企業民營化和建設城鎮化的發展戰略,鎮域經濟得到長足發展。農業以糧棉油、珍珠養殖、畜禽、林果等為主,農副產品加工業形成了公司+農戶+基地的發展格局。工業經濟形成了機械制造、塑料制品、造紙包裝、生物化工、農副產品加工等支柱產業,工業企業達到100多家。
南平基礎完備,功能齊全。鎮內建有22萬千伏、11萬千伏變電站各1座,日供水萬噸的水廠1座,教育、文化、衛生、通訊、互聯網等設施齊備,功能完善。南平工業園區已基本實現了""七通一平"",整體發展框架已經形成,為全縣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平臺。
同心同德謀發展,群策群力建小康,善始善終構和諧,南平人民將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共創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