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紅安縣太平橋鎮毛崗嶺村[421122108201]
- 湖北省紅安縣太平橋鎮平安棧村[421122108202]
- 湖北省紅安縣太平橋鎮馬家井村[421122108203]
- 湖北省紅安縣太平橋鎮張長沖村[421122108204]
- 湖北省紅安縣太平橋鎮姚八斗村[421122108205]
- 湖北省紅安縣太平橋鎮余家咀村[421122108206]
- 湖北省紅安縣太平橋鎮謝家寨村[421122108207]
- 湖北省紅安縣太平橋鎮雨淋山村[421122108208]
- 湖北省紅安縣太平橋鎮回龍寨村[421122108209]
- 湖北省紅安縣太平橋鎮蘆家山村[421122108210]
- 湖北省紅安縣太平橋鎮戴長塘村[421122108211]
- 湖北省紅安縣太平橋鎮張應龍村[421122108212]
- 湖北省紅安縣太平橋鎮太平橋村[421122108213]
- 湖北省紅安縣太平橋鎮紫潭河村[421122108214]
- 湖北省紅安縣太平橋鎮火鐮山村[421122108215]
- 湖北省紅安縣太平橋鎮凍心橋村[421122108216]
- 湖北省紅安縣太平橋鎮龍王山村[421122108217]
- 湖北省紅安縣太平橋鎮新橋村[421122108218]
- 湖北省紅安縣太平橋鎮高峰山村[421122108219]
- 湖北省紅安縣太平橋鎮居委會[421122108401]
長途區號:0713 | 郵政編碼:438000 | |
車牌號碼:鄂J | 行政代碼:42112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紅安縣 | 行政級別:鎮 |
太平橋鎮位于縣南端,東鄰麻城、南連新洲,西與覓兒寺鎮、黃陂縣接壤,北接八里灣鎮,素有紅安南大門之稱。主要山峰有七丈山、盧家大山、龍王山。倒水河自北向南流經境內,陽福公路經過大路邊,南通武漢、北達河南。1987年興建的大河岸公路橋,長185米、寬7米,橫跨倒水。全鎮總面積75.2平方公里,轄19個村民委員會,194個村民小組,有7459戶、人口3.1萬人。
據當地民間傳說稱:元末年間,朱無璋率兵與陳友諒交戰時路過此地,當時大路邊東處有一水港(現在的河灘,屬倒水河支流),水又深又急,河面上只有一座木橋,而后面追兵將至。朱元璋仰天長嘆道:過了這個橋今天就應該太平了吧!果真如此,當他的幾萬大軍從橋上剛剛渡過,追兵便至。其時木橋已被朱元璋下令拆掉,陳友諒只能望河興嘆。當地人們為紀念年元璋,便將該地命名為“太平橋”。
太平橋鎮近年來在農業生產上,狠抓資源開發,全方位調整結構,大力發展多種經營,成效較為顯著。除大力發展糧食、油菜、花生油料種植外,還建成2000畝干鮮果基地,3000畝精養水產基地。2005年,全鎮工農業經濟總收入為4717.96萬元,人均收入1933元。
該鎮有環保廠、車身廠、采石廠、采砂廠等十多個鎮辦企業,工商個體戶有300余戶。其中年產值達100萬元以上的有30多戶。
革命戰爭年代,這里還走出了人民軍隊高級將領程悅長將軍。
鎮內有“太平寺”、“寶印山”、“十八洞”、“七犟山”等旅游景點。
平橋鎮有文化站一個,站長許焰芳除了長年堅持開展陣地宣傳、組織農村文化活動外,每年還撰寫各類通訊報道40余篇,并在省、市、縣報刊、電臺、電視臺發表。他多次被市、縣評為模范通訊員。
該鎮有民間鑼鼓隊7個、鼓書藝人2個,每年“七一”、“十一”節日期間,都要舉行鎮文藝演賽活動。參與者有企事業單位、鎮機關干部職工,以及村組農民。另外每年春節至正月十五前后,許多村組自發組織龍燈、蓮船、花燈等民間藝術形式,到各村拜年演出,從而活躍了當地群眾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