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慈利縣溪口鎮新街居委會[430821102001]
- 湖南省慈利縣溪口鎮老街居委會[430821102002]
- 湖南省慈利縣溪口鎮長潭村委會[430821102201]
- 湖南省慈利縣溪口鎮坪坦村委會[430821102202]
- 湖南省慈利縣溪口鎮王家坪村委會[430821102203]
- 湖南省慈利縣溪口鎮杜坪村委會[430821102204]
- 湖南省慈利縣溪口鎮天橋村委會[430821102205]
- 湖南省慈利縣溪口鎮卓家山村委會[430821102206]
- 湖南省慈利縣溪口鎮湖凹村委會[430821102207]
- 湖南省慈利縣溪口鎮白巖村委會[430821102208]
- 湖南省慈利縣溪口鎮丁竹村委會[430821102209]
- 湖南省慈利縣溪口鎮和愛村委會[430821102210]
- 湖南省慈利縣溪口鎮里仁村委會[430821102211]
- 湖南省慈利縣溪口鎮立功村委會[430821102212]
- 湖南省慈利縣溪口鎮茅坡村委會[430821102213]
- 湖南省慈利縣溪口鎮同盟村委會[430821102214]
- 湖南省慈利縣溪口鎮雙峪村委會[430821102215]
- 湖南省慈利縣溪口鎮崗頭村委會[430821102216]
- 湖南省慈利縣溪口鎮云桂村委會[430821102217]
- 湖南省慈利縣溪口鎮巖門村委會[430821102218]
- 湖南省慈利縣溪口鎮渡坦村委會[430821102219]
長途區號:0744 | 郵政編碼:427000 | |
車牌號碼:湘G | 行政代碼:430821(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慈利縣 | 行政級別:鎮 |
溪口鎮位于慈利縣西南部,因九都溪、杜家溪交匯入澧水而得名。
主要特點是:
區域大鎮。它東毗南山坪鄉,西連金巖鄉,南鄰洞溪鄉,北面與甘堰、陽和、許家坊三個土家族鄉共飲澧水。版土面積達111平方公里,耕地13500畝,水田9400畝。轄區有19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總人口1.82萬,其中城鎮居民3200人。
歷史古鎮。它始建于清末,建國后設溪口鄉,1958年又恢復了鎮建制,是慈利縣的三大古鎮之一。老街居委會的康樂街永葆著古鎮的風貌和土家風情,吊腳樓處處可見。
革命老鎮。1934年,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就在此建立了區、鄉蘇維埃政權。1935年2月,紅六軍團首長肖克在此指揮了著名的棉花山阻擊戰;在中國現代革命戰爭中,英雄的溪口兒女為革命的勝利甘灑熱血,做出了大無畏的犧牲。溪口人民對共產黨有著深厚的感情,心中懷著無比的崇敬,黨的建設事業不斷向前發展,黨員隊伍日益壯大,綜合素質日漸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號召力明顯增強。現有共產黨員650名,黨支部31個。
商貿重鎮。古往今來,溪口就是一個商貿中心,遠近聞名,是周邊7個鄉鎮及桃源、永定、武陵源等區縣農產品的集散地,同時還吸收著鄂川黔等省的商人,現鎮區有3000多人經商。
交通要鎮。鐵路有枝湛線橫貫,并建有客運站和貨運站;陸路與洞溪、金巖相連,過甘堰與原省道1801線相通,現正修建的常張高速公路經過溪口鎮的渡坦村;水路可直達許家坊鄉、陽和鄉、南山坪鄉、宜沖橋鄉和張家界市。
文化名鎮。土家族是主要民族,民風純樸,熱情好客。仍保留著過趕年等獨特的土家習俗。感于此,大文豪沈從文曾專旅溪口體驗。此地名勝頗多,有紅軍橋、芭蕉洞、千年古樟、千年銀杏,澧水河流經溪口,全長20多公里,呈“幾”字環繞,是一個漂流勝地。文化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全鎮建有中心完小、中心幼兒園、鎮中學各1所,村小15所。始建于清末的澧西中學,現已成為遠近聞名、人才輩出的慈利三中,校內環境優雅,設施齊全。有線電視網絡覆蓋率達30%,能播放21個頻道。現已村村通電話。
經濟新鎮。境內資源豐富,物產富饒,動植物品種繁多。野生動物有野豬、鹿、兔、竹雞、錦雞、果子貍、蛇、巖雞;澧水和杜家溪、九都溪河中有野生鯰魚、河鱉等;有松樹、銀杏樹、山竹等豐富的森林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