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市巴南區石龍鎮石龍社區居委會[500113119001]
- 重慶市巴南區石龍鎮花石社區居委會[500113119002]
- 重慶市巴南區石龍鎮大連村委會[500113119200]
- 重慶市巴南區石龍鎮大興村委會[500113119201]
- 重慶市巴南區石龍鎮白馬村委會[500113119202]
- 重慶市巴南區石龍鎮金星村委會[500113119203]
- 重慶市巴南區石龍鎮合路村委會[500113119204]
- 重慶市巴南區石龍鎮柏樹村委會[500113119205]
- 重慶市巴南區石龍鎮大園村委會[500113119206]
- 重慶市巴南區石龍鎮大橋村委會[500113119207]
- 重慶市巴南區石龍鎮中倫村委會[500113119208]
長途區號:023 | 郵政編碼:401320 | |
車牌號碼:渝 | 行政代碼:500113(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巴南區 | 行政級別:鎮 |
石龍鎮位于巴南區東南部,駐地石龍場,距區所在地政府魚洞84公里。轄區東鄰南川市的大觀和興隆鎮,南與石灘鎮和南川市的神童鎮接壤,西連接龍鎮,北與東泉、姜家鎮毗鄰。清康熙年間。在“趕場壩”的幾家野店發展成集市,后遷至距“趕場壩”一公里的石梁上建場,因地形似龍,故名石龍場。時場期四七十。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知縣孔毓忠改編,石龍場屬節里九甲。民國初以石龍場設鄉級行政區,1929年稱石龍里,1930年6月建石龍鄉。1935年改稱石龍聯保,1940年復稱石龍鄉。解放后,1952年12月劃其部分轄區建長嶺鄉。1953年6月、7月先后劃石龍、小觀鄉部分轄區建鴨渤、中山鄉,同年11月及次年3月先后裁撤鴨渤、中山鄉其轄區各歸原屬。1956年1月長嶺鄉并入,11月復置長嶺鄉。1958年石龍、長嶺鄉并建石龍公社,次年2月改稱石龍管理區,8月分出增設長嶺管理區。19604年4月月嶺管理區并入,12月復稱公社,1961年7月分出增設長嶺公社。1966年“文革”初石龍公社改稱幸福公社,1968年復名石龍公社。1982年改公社為鄉,1982年長嶺鄉為長嶺崗鄉。1993年12月撤石龍、長嶺崗鄉并建石龍鎮。2001年7月,巴南區鄉鎮建制調整,原花石鎮(鹽井、天臺村外)及清河鄉和洞子壩、大園村劃歸石龍鎮管轄。2003年1月,后溝村劃歸石灘鎮。
石龍鎮幅員面積106.31平方公里,下設金星、白馬、合路、柏樹、大橋、大園、中倫、大連、大興9個行政村和石龍、花石2個居委會及107個村民小組。石龍鎮總人口30801,人耕地面積30614畝,林地面積45600余畝,森林覆蓋率達48%,是巴南區最大的林業鎮,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6554萬元(其中多經產值2325萬元)糧食總產量21106噸,鄉鎮企業總產值6685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6元。
石龍鎮屬典型的丘陵倒置低山谷地區,海撥高,晝夜溫差大,多霧,盛 產優質的綠色農副產品。鎮內礦產、水和森林資源豐富,蘊藏有大量的石英砂、煤、石油、天然氣、重金石、白云石、甲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