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省延壽縣加信鎮加信村村委會[230129103200]
- 黑龍江省延壽縣加信鎮長富村村委會[230129103201]
- 黑龍江省延壽縣加信鎮同德村村委會[230129103202]
- 黑龍江省延壽縣加信鎮富民村村委會[230129103203]
- 黑龍江省延壽縣加信鎮民主村村委會[230129103204]
- 黑龍江省延壽縣加信鎮新建村村委會[230129103205]
- 黑龍江省延壽縣加信鎮金鳳村村委會[230129103206]
- 黑龍江省延壽縣加信鎮福安村村委會[230129103207]
- 黑龍江省延壽縣加信鎮太和村村委會[230129103208]
長途區號:0451 | 郵政編碼:150000 | |
車牌號碼:黑A | 行政代碼:230129(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延壽縣 | 行政級別:鎮 |
清光緒初年此地稱“夾心子”,因位于螞蜒河、東亮珠河之間,故名。后演變為夾信、嘉信、加信。民國8年(1919年)修建土城。設兵防守,士商咸集。偽大同元年(1932年)建鎮,為延壽縣最早的集鎮,亦是東部物資集散中心。偽康德元年(1934年)為加信保,下轄20個甲。偽康德5年(1938年)為加信村,下轄7個區。1946年3月改為中心鄉,下轄加信、中和、崇和、風山4個小鄉。1958年8月,改為加信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加信鎮,為全縣第二大集鎮。 加信鎮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張廣才嶺西麓,在東經127º54´30´´至129º4´30´´、北緯45º10´10´´至45º45´25´´之間,屬哈爾濱市郊鎮,由延壽縣管轄,東、北與方正相鄰,南與中和鎮相鄰,西與尚志相鄰。距哈市160公里,全鎮幅員面積181平方公里,境內地貌大體可分為“六山一水三分田”。最高山金鳳山,海拔329米。加信鎮屬于兩河沖積三角平原,螞蜒河位于西北部,亮珠河從南向北流過,南高北低。海拔146—118米左右,南部崗地與山相連,崗地北側是階地,平原及河漫灘低地。全鎮現在耕地8.3萬畝,其中水稻播種面積7萬畝,占全鎮播種面積84.3%,是一個以水稻為主栽作物的農業鄉鎮。土壤類型較多,有白漿土、黑土、草甸土、沼澤土、泥炭土、泛濫土、水稻土等5個土類,18個亞類,26個土屬,土壤腐殖質層厚20厘米,粘土層北部薄,南部厚,透水性北部強,南部弱,地下水埋深2—12米。植被覆蓋度較好,林地面積1.3萬畝,但分部不均,南部山區林木茂密,以次生林和人工林為主,森林覆蓋率為47.5%。水資源豐富,水域面積2萬畝,其中河流面積0.8萬畝,水庫、池塘、溝渠0.2萬畝。加信鎮屬黑龍江省第一,第二積溫帶,年平均氣溫3.8ºC左右,活動積溫2500ºC—2800ºC,年平均日照為2544小時左右,無霜期135—140天,年降水量平均為610毫米。全鎮現有九個行政村,33個自然屯,即長富村、福安村、新建村、金鳳村,民主村、太和村、加信村、富民村、同德村,其中富民村是朝鮮族村。全鎮總人口2.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6萬人。民族有漢族、鮮族、回族、滿族等,其中到國內外打工的人約有1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