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興隆鄉鳳凰山村委會[231182202201]
- 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興隆鄉紅升村委會[231182202202]
- 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興隆鄉星火村委會[231182202203]
- 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興隆鄉四合村委會[231182202204]
- 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興隆鄉興隆村委會[231182202205]
- 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興隆鄉復興村委會[231182202206]
- 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興隆鄉雙興村委會[231182202208]
長途區號:0456 | 郵政編碼:164300 | |
車牌號碼:黑N | 行政代碼:23118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五大連池市 | 行政級別:鄉 |
一、基本情況
興隆鄉位于五市東南16公里處,東西分別與鳳凰山勞改農場和花園勞教所相毗鄰,南接北安市。全鄉共轄7個自然村,19個自然屯,3000多戶,10000多口人,轄區面積為9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萬畝,草原面積3000畝,是南部以農為主的鄉鎮之一。目前全鄉共有勞動力4200人,占人口總數的的42%。全鄉有5個村13個自然屯吃自來水,其中吃訥謨爾河水的有2個村4個自然屯,吃深水井的有2個村6個自然屯。農村磚瓦化率為45%。2006年全鄉實現社會總產值6500萬元,實現糧豆薯20642噸,農業人均純收入3333.5元,比去年人均3144元增長6‰。
二、社會經濟發展情況
堅持“特綠立鄉,奶牛強鄉,勞務活鄉”的發展思路,農村經濟平穩推進,特綠產業形成規模。以高油大豆為主體,積極調整優化種植業結構,發展特綠色作物3萬多畝,占總耕地面積的30%以上,初步建成了四合至紅開村的示范區帶,“大蒜、美國蹄子、青貯、小麥、高油大豆、北藥”等六大特綠經濟作物示范區面積超過0.5萬畝,平貝母、穿地龍等北藥品種種植成功,由4分地發展到40多畝。積極開展合作開發,與伊春北藥種植場簽訂五味子種植面積300畝,開辟了地上與地下經濟效益相結合的新型種植產業。奶牛已初步形成產業,按照“發展專業村屯、培育養殖大戶”的工作思路,全鄉奶牛已經發展到1111頭,占全市的20%,發展專業奶牛養殖村1個,15頭奶牛以上大戶14戶,成為全市奶業的重要基地。 勞務輸出也形成品牌,以基地帶農戶,勞務基地山東文登市初步形成了“興隆務工一條街”, 有組織輸出文登市的興隆務工人員400人,帶動全鄉外出務工近4000人。培訓勞動力700多人,到現在已經全部轉移出去,扎根到全國各大中城市,實現人均勞務增收200多元,比05年增長11%。我鄉依托毗鄰農場的優勢,不斷加快場鄉共建步伐,實現跨區深松整地1萬余畝,流轉土地2萬多畝,跨區收割1萬多畝,與05年相比基本持平,有效地帶動了全鄉秋整地面積達6萬多畝,其中深松3萬畝,同比增長7%和8%。我鄉又緊緊抓住國家惠農政策的良機,因地制宜,積極穩妥地推進各項事業不斷進步。一年來,獲得直補、糧補資金125萬元,綜合性補貼近77萬元,實現政策性人均增收200多元。新建磚瓦住房1200平方米,打深水井2眼,解決1000多人飲水困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