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前張莊村村委會[410926209201]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西李莊村村委會[410926209202]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范自富村村委會[410926209203]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黃呂莊村村委會[410926209204]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呂樓村村委會[410926209205]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王莊村村委會[410926209206]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張弓村村委會[410926209207]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后張莊村村委會[410926209208]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段樓村村委會[410926209209]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張萬村村委會[410926209210]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葛樓村村委會[410926209211]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范堂村村委會[410926209212]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于集村村委會[410926209213]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范祝莊村村委會[410926209214]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前李樓村村委會[410926209215]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四合村村委會[410926209216]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羅口村村委會[410926209217]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東陳樓村村委會[410926209218]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閔子墓村村委會[410926209219]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王德龍村村委會[410926209220]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楊堂村村委會[410926209221]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后李樓村村委會[410926209222]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江莊村村委會[410926209223]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孔莊村村委會[410926209224]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馮潭村村委會[410926209225]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大李莊村村委會[410926209226]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崔樓村村委會[410926209227]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夏莊村村委會[410926209228]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西白堂村村委會[410926209229]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東白堂村村委會[410926209230]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于莊村村委會[410926209231]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杜呂莊村村委會[410926209232]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舊城村村委會[410926209233]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王英莊村村委會[410926209234]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東辛莊村村委會[410926209235]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雙廟朱村村委會[410926209236]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蔣莊村村委會[410926209237]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李菜園村村委會[410926209238]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朵莊村村委會[410926209239]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前房莊村村委會[410926209240]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后劉樓村村委會[410926209241]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蒲笠崮堆村村委會[410926209242]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后房莊村村委會[410926209243]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田老莊村村委會[410926209244]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鳳凰嶺村村委會[410926209245]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趙莊村村委會[410926209246]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路莊村村委會[410926209247]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楊樓村村委會[410926209248]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許樓村村委會[410926209249]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儲洼村村委會[410926209250]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楊沙窩村村委會[410926209251]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江樓村村委會[410926209252]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南高莊村村委會[410926209253]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官路村村委會[410926209254]
- 河南省范縣張莊鄉張沙窩村村委會[410926209255]
長途區號:0393 | 郵政編碼:457000 | |
車牌號碼:豫J | 行政代碼:410926(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范縣 | 行政級別:鄉 |
范縣張莊鄉位于范縣東南部,距縣城20公里,北、西、南三面分別與高碼頭鄉、龍王莊鄉、陸集鄉相鄰。東南部及東部濱臨黃河,與山東鄄城縣蘇閣鄉、李集鄉隔河相望,東北部與臺前縣清水河鄉接攘。黃河在本鄉呈西南、東北流向,臨黃堤貫全境,將全鄉勻分為灘區和非灘區兩大部分,鄉政府駐臨黃堤北前張莊村。
全鄉轄區面積75000畝,可耕地面積39456畝。全鄉共分為五個管區、55個行政村,其中灘區村22個,非灘區村23個,全鄉總人口34491人。
張莊鄉是以農業生產為主的鄉鎮,改革開放前除農業收入外,幾乎沒有其他收入。改革開放給張莊鄉注入了活力,使張莊的經濟得以迅速發展,全鄉的產業結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一)鄉鎮企業發展迅速
1982年以前本鄉僅有農機廠和綜合廠兩家鄉鎮企業,且規模小、底子薄、收益甚微。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變化,寬松的政策環境也給鄉鎮企業的發展帶來了蓬勃生機。張莊燈塔制锨廠、張莊木制品廠、中原航城纖維素廠、張莊青年膠合板廠、百發飼料廠等一大批鄉鎮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建立起來。截止98年底,全鄉的鄉鎮企業已達52家,年總產值6934萬元,年利稅630萬元,企業固定資產原值達1800萬元。張莊鄉的鄉鎮企業生產躋身于全縣第三名的位置。九七年張莊鄉也被市委、
市政府評為“四強”鄉鎮,鄉鎮企業已成為本鄉的一大支柱產業。
張莊鄉北距濮臺公路5公里,東距京九大動脈僅20公里,向東南走約10公里即到清水河鄉黃河浮橋,過橋可直達山東省鄆城縣。98年貫串本鄉北部的濮臺鐵路也建成通車。目前全鄉55個行政村全部開通了程控電話,裝機總量達400多部。九六年鄉黨委、政府在鄉政府南面新開通過商業街,重修了鄉駐地的主要街道,美化了鄉駐地環境,加快了本鄉小城鎮建設步伐。同時在商業街西部規劃出張莊鄉工業小區,配備了水、電、通訊設施,并規定凡在小區內新建的企業兩年內免征一切管理費用。便利的交通、方便快捷的通訊和寬松的政策環境使一批鄉鎮企業脫穎而出,也吸引了一大批有志之士來此投資辦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