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省旬陽縣公館鄉康家坪村委會[610928205200]
- 陜西省旬陽縣公館鄉南坡村委會[610928205201]
- 陜西省旬陽縣公館鄉爐子坡村委會[610928205202]
- 陜西省旬陽縣公館鄉寨子溝村委會[610928205203]
- 陜西省旬陽縣公館鄉屈家溝村委會[610928205204]
- 陜西省旬陽縣公館鄉落駕村委會[610928205205]
- 陜西省旬陽縣公館鄉中心村委會[610928205206]
- 陜西省旬陽縣公館鄉栗扒村委會[610928205207]
- 陜西省旬陽縣公館鄉北溝村委會[610928205208]
- 陜西省旬陽縣公館鄉鐵廠村委會[610928205209]
- 陜西省旬陽縣公館鄉張良村委會[610928205210]
- 陜西省旬陽縣公館鄉西溝村委會[610928205211]
- 陜西省旬陽縣公館鄉新田灣村委會[610928205212]
長途區號:0915 | 郵政編碼:725000 | |
車牌號碼:陜G | 行政代碼:610928(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旬陽縣 | 行政級別:鄉 |
公館鄉位于旬陽縣北端,南屏巍巍南羊山,東交界紅軍鄉,北接壤鎮安縣關坪河鄉,西毗鄰小河鎮。鄉域“三山夾兩河”(落河、公館河),面積126平方公里,實有耕地面積9938畝。13個行政村,61個村民小組,9701人,實有勞動力5001人。旬北環公路穿鄉而過,公館至鎮安茅坪回族自治鄉達湖北省勛西縣到武漢的公路已接通。距縣城74公里,距西康線小河站13公里。有村級公路20公里,村村能路,家家通電。
公館鄉近年來經濟迅速發展,產業效益逐漸發揮優勢。97年前,公館以礦業為主,產汞銻、鉛鋅、金礦等,通過七年來的農村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現已形成以黃姜(現留存面積6000畝)為龍頭,桑(密植6000畝,共8698畝)、畜(種牧草1000畝,養殖大戶129戶)、竹(已栽植10698畝)、藥(全鄉種植天麻面積10萬平方米,金銀花、柴胡等)、果(10000畝板栗園、10000畝核桃園)六大產業齊頭并進的產業格局,各產業均衡發展,2003年全鄉總收入1828萬元,人均純收入1611元。2001年開始財政再現生機以年10萬元遞增,為群眾致富,財政增長,共奔小康打基礎。為進一步加快發展,鄉黨委政府在蠶桑、青竹、畜牧、旅游四產業又下重錘:蠶桑有望在三年后養蠶量達到2000張(今年全年任務1300張);青竹產業今冬有望實現7000畝:退耕間種草,畜牧產業有望成為新秀;西溝村旅游開發起步良好(2003年累計接待游客15000人次);今年又將勞務輸出作為一種產業(今年預計輸出勞務人員4878人,已輸出2000多人),加大工作力度,做好勞務輸出工作。同時,我鄉還有諸多可開發深加工的名優特產,世界第四大儲量的氧化鎂有待開發,異珍的雞血石,優質板栗、木耳、香菇,陜南獨特白山羊等都成為后期待開發的重點。為此,鄉黨委政府加強社會綜合治理,教育群眾樹新民風,強化基礎建設,出臺旅游、采礦、辦廠等諸多優惠政策,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植梧桐,引鳳凰,求發展。
公館之名來源于西漢時期,具有悠久的文化史。一是鄉境內有張良廟遺址兩處,南羊山有張良洞,張良牧馬場,飲馬槽、傳說的張良與商州四杰下棋的棋盤、明清建筑鄧家花屋、鐵廠煉汞采礦石洞等人文景觀;自然景色秀麗,有西溝龍洞、瀑布群、溶洞群、張良飲馬谷、新田灣奇山怪石、南羊山原始森林、萬里草甸,公館有奇山秀水圣地之稱,為旅游產業形成與發展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