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尼勒克縣克令鄉克令鄉黑山頭村[654028206200]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尼勒克縣克令鄉克令鄉克令村[654028206201]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尼勒克縣克令鄉克令鄉闊依塔斯村[654028206202]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尼勒克縣克令鄉克令鄉克孜勒吐木斯村[654028206203]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尼勒克縣克令鄉克令鄉沙拉尕什村[654028206204]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尼勒克縣克令鄉克令鄉群吉農業村[654028206205]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尼勒克縣克令鄉克令鄉阿依納巴斯陶村[654028206206]
長途區號:0999 | 郵政編碼:835000 | |
車牌號碼:新D | 行政代碼:654028(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尼勒克縣 | 行政級別:鄉 |
克令鄉政府西距縣城9公里,鄉政府駐喀拉巴斯陶,海拔1033米,地域分布 在群吉牧場東西兩側,西與伊寧縣接壤,東南與鞏乃斯種羊場、喀拉托別鄉、尼勒克軍馬場為鄰,南至伊犁河,北至喀什河,東北面葉普特巴依薩依、阿熱散河之間有一片草場與群吉牧場相連。全鄉總面積55.8萬畝,其中草原、森林、水域、冰川、巖石裸露面積52.68萬畝,農田面積3.12 萬畝。主要居住著維吾爾、漢、哈薩克、回、柯爾克孜等民族。
克令鄉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呈山區氣候特征。鄉政府駐地年平均氣溫5.8度,無霜天106天。
克令又稱格蘭,源于蒙古語,意為淡藍色;受各民族語言的影響,演變至今,稱克令鄉,19世紀中葉,哈薩克族遷入。至19世紀末,哈薩克族發展成6個大部落(主要有曲熱、薩海、葉斯欣克、色門、薩爾尕特、斯爾勒勒等6個大部落。1932年,一批柯爾克孜族人從昭蘇、特克斯等地遷入克令。1933年,維吾爾族人遷來群吉、克令一帶定居,主要從事農牧業生產。新中國成立后,回族、漢族才遷居克令,從事農牧業生產。1972年,紅旗公社一、二大隊因隔喀什河不便管理,委托前進牧場管理。1982年,從群吉牧場分出,成立克令公社。1985年體制改革時,改克令公社為克令鄉,轄克令、喀拉巴斯陶、克孜勒吐木斯哈、烏依塔斯、阿克圖別克、闊依塔斯、什巴爾圖別、別勒布拉克等8村。
克令鄉以牧為主,以農為輔,農區屬沖擊平原地貌,牧區冬草場屬山前沖積扇、丘陵和河溫灘地貌,春秋草場屬中低山侵蝕地貌,夏草場屬中山、高山寒凍剝蝕地貌。農區土壤為草甸土、潮土、粟鈣土、高山草甸土。喀什河的上游流經薩爾巴斯陶、葉噸,1994年糧食總噸,油料總產產孜克孜勒,鞏乃斯河流經黑山頭、白石墩。境內主要支流有別依牧薩依、克孜勒蘇薩依、薩爾阿尕薩依、熱勒肯喀拉薩依、庫木特薩依、喬拉克薩依、阿別恩薩依。這些支流均為季節性河流,流量很小。
全鄉有耕地1.03萬畝,農區全部為水田。克令鄉有草場52.68萬畝。克令鄉是伊犁馬的胡鄉之一,所產伊犁馬曾被漢武帝譽為""天馬""、""西極馬""。新中國成立初期,克令鄉培育的馬同尼勒克軍馬場的馬參加全國第一屆運動會萬料賽 榮獲第一名,被譽為""北京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