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寧益鄉 汀田鎮 莘塍鎮 飛云鎮 仙降鎮 馬嶼鎮 曹村鎮 龍湖鎮 陶山鎮 碧山鎮 湖嶺鎮 平陽坑鎮 順泰鄉 梅嶼鄉 塘下鎮 鹿木鄉 北龍鄉 北麂鄉 桂峰鄉 永安鄉 芳莊鄉 大南鄉 林溪鄉 高樓鄉 潮基鄉 桐浦鄉 楓嶺鄉 東巖鄉 營前鄉 荊谷鄉 金川鄉 |
長途區號:0577 | 郵政編碼:325000 | |
車牌號碼:浙C | 行政代碼:330381 | |
隸屬政區: 溫州 | 行政級別:縣級市 |
瑞安,瑞安市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縣級市,隸屬于地級溫州市,位于浙江東南沿海,是溫州大都市南翼中心,北與與溫州市區、南與平陽縣、西與文成縣以及青田縣接壤。稱之為“天瑞地安”的城市。1987年被國務院確定為首批14個沿海經濟開發區之一,為全國農村綜合經濟實力百強縣(市)之一,浙江省小康縣(市)、浙江省重要的現代工貿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瑞安陸域面積1271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060平方公里,轄12個鎮、19個鄉、6個街道,戶籍人口117.52萬人,除漢族外,還有畬、回等少數民族。2008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368.16億元,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第21位。
瑞安市行政區下轄安陽、玉海、錦湖、東山、上望、潘岱6個街道;塘下、莘塍、汀田、飛云、仙降、馬嶼、曹村、陶山、碧山、湖嶺、龍湖、平陽坑12個鎮;大南、順泰、梅嶼、荊谷、桐浦、芳莊、金川、林溪、潮基、鹿木、永安、桂峰、營前、東巖、高樓、寧益、楓嶺、北麂、北龍19個鄉。共有61個社區,910個行政村。瑞安市人民政府駐地安陽街道萬松東路154號。
這是一座具有1700多年歷史的江南古城。三國吳始建羅陽縣,唐天復二年安固縣改為瑞安縣,1987年撤縣設市,隸屬于中國十四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的溫州。邁入新世紀的瑞安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發展,逐步成為東南沿海一座現代化城市。
瑞安是“溫州模式”的重要發祥地。改革開放以來,瑞安人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率先發展市場經濟,嘗試股份經營,走出了一條適合本地實際的經濟發展路子。20世紀80年代初,農村實行了聯產承包責任制,率先興辦農村家庭工廠,千方百計把產品推向市場,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把以上經濟特色概括為“小商品、大市場”。從此,瑞安以全國獨有的“溫州經濟格局”和靈活的運行機制蜚聲海內外……
瑞安是浙南著名僑鄉,有10萬多瑞安人分布在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20多萬瑞安人走出瑞安在全國各地經商辦廠,形成了一處處瑞安街、瑞安村。中國新聞界稱:“有市場的地方就有瑞安人,沒有市場的地方就有瑞安人去創造市場。”
瑞安市系省級文明城市,歷來文風鼎盛,夙有“理學名邦”、“東南鄒魯”之譽。南宋理學家陳傅良學重“經世致用”,開永嘉學派之先聲;葉適集永嘉學派之大成。元明之際,戲曲家高則誠撰《琵琶記》,稱為“南戲之祖”。清末,學者孫詒讓精研經學和甲骨文,被譽為“有清三百年樸學之殿”、甲骨文研究的開山鼻祖。近代名人輩出,教育家陳黻宸、史學家周予同、魚類學家伍獻文、書法家鄒夢禪等均學有專長,聲名卓著。
瑞安市境群山起伏,溪澗縱橫,且有飛云大江襟帶城廓,隆山古塔雄視八方,自然景觀頗具壯美清幽的特色。風景旅游區占國土面積20.8%,屬旅游資源大市,擁有寨寮溪等七大風景勝區。省內四大藏書樓之一的玉海樓和觀音寺石塔列入全國、省級文保單位。2004年榮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稱號。
語言
全市通行瑞安話,屬溫州話(甌語)。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瑞安市位居我國黃金海岸線中段,是泛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連接地帶,地理坐標為東經120度10分至121度15分之間,北緯27度40分至28度0分之間,東臨東海,西連文成縣,南接平陽縣,北鄰甌海區、龍灣區,西北界青田縣。海岸線長20.36公里。瑞安市區北距溫州市區34公里,104國道自北而南穿越市區。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十分優越。
【地質地貌】
地質史上的燕山晚期,地殼活動逐漸減弱,第四紀火山活動趨向寧靜,瑞安境內的花崗巖地貌在這一時期基本形成。經過長期的自然風化、侵蝕、搬運、堆積等外力作用,造成了各種獨特的自然景觀。
瑞安市地勢西高東低,分為西部山區、中部丘陵、東部平原、淺海灘涂和沿海島嶼等5類。
西部為中、低山丘陵地,屬南雁蕩山與洞宮山的余脈,是天然的林業基地。其間群山綿亙,峰巒起伏,海拔一般在600米-1000米,最高峰巾子山海拔1320米;中部為丘陵與河谷沖積平原,是主要經濟作物產區;東部為飛云江沖積和沿海淤積共同作用形成的平原,地勢平坦,河網密布,一派水鄉景象,平均海拔在10米以下。
飛云江在上游地區由于受新華夏系構造運動影響,地勢陡峻,河谷多呈北東及北西向發育,在巖性和構造等因素的影響下,常形成山間小盆地。飛云江在下游地區表現為平原河流,水流分散,多沙洲,河床極不固定,往往由于沖刷、淤積而形成河曲,在仙降和桐浦之間表現較為明顯。海岸線較曲折,多為淤泥質海岸。
東海大陸架上散布著北麂、北龍、銅盤、鳳凰、齒頭等大小島嶼三十九個,是天然的漁場。
瑞安地質比較穩定,歷史上無火山、地震、斷層、泥石流、滑坡等嚴重自然災害記錄。
【氣候氣象】
瑞安市全境屬亞熱帶海洋型季風氣候,全年無嚴寒酷暑,冬短夏長,四季分明,雨水充沛。
全境所處緯度較低,又受海洋影響,溫度條件為全省最佳。境內常年平均氣溫17.9℃,北麂等海島略低,為17.5℃,海拔400-800米的山區稍低,在14℃-16℃之間。
境內年平均降水量1110-2200毫米,歷史年平均降水量1527.2毫米。年內各月降水分布很不均勻,全年降水高峰期3次,分別為3-4月春雨期、5-6月梅雨期及8-9月熱帶風暴暴雨期,各占全年降水量的18.3%、26%、26.2%。
瑞安季風氣候明顯,夏季多東南偏東風,冬季多西北偏西風,年均風速1.9米/秒,瞬時最大風速16米/秒。
【河流水系】
瑞安全境江、河、湖水面面積為105728.55畝,密如蜘網,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特色。
主要河流有飛云江、溫瑞塘河、瑞平塘河。瑞安全境內陸河流均屬飛云江水系,飛云江為我省八大水系之五,發源于浙閩交界的沿宮山,流域面積3731平方公里,主流長173公里,其中穿貫瑞安市境內74.8公里,流域面積1801平方公里,在上望、閣巷之間入東海。下游河段寬600~1000米,入海處寬達3公里。500噸級貨輪能直達上海、寧波和福州等港。其主要支流有漈門溪、高樓溪、金潮港等分布在山區,水力資源較為豐富,是該市修建小水電站的主要地區。
瑞平塘河、溫瑞塘河位于飛云江南北兩側,瑞安境內長為3.28公里和20.4公里,是該市內河主要通道,也是糧食產區抗旱、排澇的重要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