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光澤縣寨里鎮茶富村委會[350723101201]
- 福建省光澤縣寨里鎮太銀村委會[350723101202]
- 福建省光澤縣寨里鎮小寺洲村委會[350723101203]
- 福建省光澤縣寨里鎮桃林村委會[350723101204]
- 福建省光澤縣寨里鎮大青村委會[350723101205]
- 福建省光澤縣寨里鎮橋亭村委會[350723101206]
- 福建省光澤縣寨里鎮橋灣村委會[350723101207]
- 福建省光澤縣寨里鎮江源村委會[350723101208]
- 福建省光澤縣寨里鎮山坊村委會[350723101209]
- 福建省光澤縣寨里鎮西溪村委會[350723101210]
- 福建省光澤縣寨里鎮官橋村委會[350723101211]
- 福建省光澤縣寨里鎮梅溪村委會[350723101212]
- 福建省光澤縣寨里鎮儒州村委會[350723101213]
- 福建省光澤縣寨里鎮山頭村委會[350723101214]
- 福建省光澤縣寨里鎮大洲村委會[350723101215]
- 福建省光澤縣寨里鎮百石村委會[350723101216]
- 福建省光澤縣寨里鎮寨里鎮茶果場[350723101500]
長途區號:0599 | 郵政編碼:353000 | |
車牌號碼:閩H | 行政代碼:350723(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光澤縣 | 行政級別:鎮 |
"寨里鎮名的由來
寨里鎮的鎮治所在地寨里街,昔村口有寨,寨分里外,故名。原也稱茶壺,古時因盛產茶葉而得名,后衍生茶富。寨里鎮曾名為茶富公社。
寨里鎮歷史沿革
寨里鎮地處縣境北中部,鎮治所在地寨里街,距縣城23公里。總面積666平方公里,屬全縣鄉、鎮面積之冠。該鎮境域,在里都圖建制時期,分屬招賢里的二十、二十一都;永德里的二十二都;崇仁里的二十八、二十九都。民國時期,屬新甸區。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茶富屬三區;1951年,茶富劃區后,改稱四區;1952年茶富改為五區;1955年復又改稱茶富區;1958年7月,撤銷區的建制,按原區范圍成立中心指導組,同年10月撤消中心指導組,成立紅星人民公社;1959年4月,取消紅星公社稱號,改稱茶富公社;1961年8月,改為工作委員會(簡稱工委)。工委是縣委的派出機構,由縣委書記處書記兼任公社書記。下轄儒州、橋亭、梅溪、茶富4個小公社;1963年6月撤銷工委,恢復區的建制;1964年撤區,改為人民公社。轄區內的大隊調整為小公社;1968年“文化大革命”時,成立茶富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1973年,又增設官橋、西溪2個大隊,歸屬茶富人民公社革委會;1980年12月改為茶富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984年9月,撤銷公社管委會,恢復了鄉的建制,并啟用歷史地名,更名為寨里鄉人民政府;1993年7月11日撤鄉建鎮,稱寨里鎮人民政府,實行鎮管村制,現全鎮轄有:茶富、大青、梅溪、桃林、大洲、橋亭、百石、儒州、山坊、山頭、西溪、小寺洲及江源、官橋、橋灣、太銀4個少數民族村,共16個村委會187個村民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