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汪湖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01]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莫家崖頭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02]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燕河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03]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小柳行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04]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潘莊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05]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陸家莊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06]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東南嶺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07]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小石橋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08]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馬家莊頭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09]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前苑頭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10]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后苑頭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11]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黑澗嶺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12]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前泥牛子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13]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后泥牛子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14]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生家官莊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16]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曹家官莊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17]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趙家高化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18]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徐家高化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19]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石家高化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20]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大湖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21]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小湖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22]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泉子崖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23]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丁郭莊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24]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王家莊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25]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李家莊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26]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林后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27]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坊城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28]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小雹泉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29]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大韓家莊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30]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小韓家莊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31]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陳峪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32]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前坡子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33]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后坡子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34]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東唐莊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35]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西唐莊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36]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小河崖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37]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仁旺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38]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漢王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39]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東云門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40]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李家北杏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41]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埠南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42]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張家仲崮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43]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楊家仲崮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44]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北淮河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45]
- 山東省五蓮縣汪湖鎮岳家莊村村民委員會[371121106246]
長途區號:0633 | 郵政編碼:276800 | |
車牌號碼:魯L | 行政代碼:371121(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五蓮縣 | 行政級別:鎮 |
汪湖鎮位于五蓮縣城西北約 30公里處,總面積78平方公里,轄45個行政村,2.6萬人口,與諸城市和莒縣東西相鄰。2004年全鎮完成工農業生產總值5.7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65元,地方財政收入322.7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7%、7 %和12%。
該鎮四周丘陵環繞,中部2.3萬畝平原,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有耕地5.1萬畝,盛產糧棉、黃煙、桑繭,素有五蓮縣小糧倉的美譽,鎮里立足傳統農業優勢,把發展特色農業、提高綜合效益放于重要位置,2004年共發展黃煙6000畝,實現收入900萬元;桑蠶4000畝,總收入500萬元;瓜菜4000畝,總收入400萬元;棉花4000畝,總收入400萬元。建起標準化養殖小區22個,規模養殖戶增加到72家,全鎮實現畜牧業總產值9679.5萬元,占農業總收入的24%。其中6000畝黃煙被濟南將軍集團定為“優質黃煙生產基地”,實現了生態與社會效益的雙豐收,奠定了區域化、產業化的發展格局。2004年國家級5000畝農業綜合開發中低產田改造項目落戶汪湖后,新建、維修石渠12.1公里,開挖排水溝15公里,新修生產路12公里,新建、維修橋涵15處,有力地改善了生產條件,提高了生產能力,成為全鎮高產高效農業的樣板田基地,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林、田、路、渠四位一體的高效農業體系。
鎮內有淮河、燕河兩座中型水庫,小型水庫14座,蓄水1億多立方米,水電資源特別豐富,貫穿東西的206國道,為汪湖鎮帶來了便利的交通條件,2004年多方籌措資金150多萬元,硬化6條村村通道路16公里,2005年,規劃建設15條總長度37公里的村村通公路,9月份全部建設完成,屆時全鎮45個行政村將全部實現村村通;電訊入戶工程也正在加緊建設,2004年有線電視普及率已達60%,電話普及率達60%以上,年底將全部實現戶戶通。
2004年引進資金260萬元,拆遷舊房138間,統一標準建設商業樓房10000平方米,形成了以十字路口為中心,南北一條商業街,東西沿206國道6華里加工業、商業經濟長廊的小城鎮發展格局。2005年又投資10多萬元,進一步綠化美化了環境,成立了專業環衛隊,實行劃片包干、責任到人,小城鎮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全鎮科教文衛穩步發展,45個村莊全部安裝了遠程教育設備,教育改革順利實現,衛生防疫措施到位,生態汪湖、綠色汪湖已成為該鎮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