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長臺鄉長臺街居委會[411503206001]
- 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長臺鄉長臺村委會[411503206201]
- 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長臺鄉余寨村委會[411503206202]
- 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長臺鄉馮樓村委會[411503206203]
- 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長臺鄉王廠村委會[411503206204]
- 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長臺鄉邱莊村委會[411503206205]
- 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長臺鄉蘇樓村委會[411503206206]
- 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長臺鄉馬營村委會[411503206207]
- 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長臺鄉王堂村委會[411503206208]
- 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長臺鄉楊廟村委會[411503206209]
- 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長臺鄉盧崗村委會[411503206210]
- 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長臺鄉趙洼村委會[411503206211]
- 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長臺鄉新集村委會[411503206212]
長途區號:0376 | 郵政編碼:464000 | |
車牌號碼:豫S | 行政代碼:411503(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平橋區 | 行政級別:鄉 |
長臺關鄉位于平橋區中北部,南傍淮河,距信陽市區僅20公里,107國道與京廣鐵路縱貫南北,區域位置優越,交通極為便利。全鄉總面積6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4萬畝,轄8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165個村民組,2.9萬人,.鎮區常住人口7148人。
長臺關鄉歷史悠久,淵源流長,文化底蘊深厚。名勝古跡較多,境內“城陽城址”(楚王城遺址)屬國家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亡羊補牢未為遲也”的典故即出自于此,另有太子城、曬金場、跑馬嶺等古文化遺址。自1957年一號楚墓發掘以來,共出土青銅器、木漆器、陶器、蟻鼻錢等各類文物2000余件,其中出土的13枚編鐘(現存中國歷史博物館)音階準確、音質優美,用它演奏的《東方紅》樂曲1970年隨著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遨游太空,聲震環宇。2002年發掘的七號墓,出土文物700余件,其中兩組套裝青銅器“金碧輝煌、一比不銹”,堪稱稀世珍品。時至今日,城陽城址及墓葬群在楚文化研究中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國現有六座“楚國城”中面積最大、保存最好、最具考古價值的一座古城址。“長臺古渡”系信陽八景之一,盛名遠揚。
長臺關雨熱同季,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土壤肥沃,物產豐富,盛產花生、水稻、小麥、瓜菜等農副產品,尤其是花生個壯、粒飽、含油量高、口味純正、口感好、上市早,深受客戶青睞,市場前景廣闊。有“信北糧倉”之美譽,堪稱“魚米之鄉”。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花生年交易額突破6億元,是國家農業部“定點市場”,被譽為“華中最大的花生集散地”。2004年該鄉經濟綜合實力居全市鄉鎮排位28位,躋身“全市30強”。
長臺關鄉水利資源豐富,有中二類水庫一座,小型水庫2座,塘、堰、壩1295口,大中型電灌站10座,有效灌溉面積3萬畝。
長臺關鄉區位優勢明顯,系信陽市重點規劃建設的64個試點鄉鎮之一,區位優勢明顯。
基礎設施齊全,全鄉現有高中一所,初中一所,小學13所,成人學校1所,被市定為“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示范鄉”。鄉閉路電視臺大大豐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移動、聯通發射塔的建成,進一步方便了群眾的信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