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南部縣窯場鄉龍樓廟村村委會[511321216200]
- 四川省南部縣窯場鄉同家溝村村委會[511321216201]
- 四川省南部縣窯場鄉楊家嘴村村委會[511321216202]
- 四川省南部縣窯場鄉石廟子村村委會[511321216203]
- 四川省南部縣窯場鄉嚴家橋村村委會[511321216204]
- 四川省南部縣窯場鄉王家壩村村委會[511321216205]
- 四川省南部縣窯場鄉張家坪村村委會[511321216206]
- 四川省南部縣窯場鄉大地壩村村委會[511321216207]
- 四川省南部縣窯場鄉渭子溪村村委會[511321216208]
- 四川省南部縣窯場鄉金陵壩村村委會[511321216209]
- 四川省南部縣窯場鄉沈家壩村村委會[511321216210]
- 四川省南部縣窯場鄉熊家壩村村委會[511321216211]
長途區號:0817 | 郵政編碼:637300 | |
車牌號碼:川R | 行政代碼:511321(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南部縣 | 行政級別:鄉 |
窯場鄉位于南部縣西南邊陲,距縣城約38公里,東南面與本區(東壩區)的平橋鄉、東壩鎮、大堰鄉接壤,西北面與西充縣的金源鄉和南部縣的流馬鄉、水音鄉毗鄰,全鄉幅員面積2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000畝,轄龍樓廟、桐家溝、楊家嘴、石廟子、嚴家橋、王家壩、張家坪、大地壩、渭子溪、金陵壩、沈家壩、熊家壩12個行政村,96個社,總人口13800人,其中農業人口13000人,主要民族漢族。全鄉國內生產總值3000萬元,其中農業收入總值20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00元,比2003年增加150元,增長6%。
調結構,抓增收
助農增收是當前乃至今后一個時期農村工作的重點,鄉黨委政府通過認真研究,結合鄉情民意,制訂出目標任務和獎懲辦法,并逐一落實,確保了人均增加純收入150元這一目標的實現。
培育農業支柱產業。通過宣傳組織發動到參觀學習栽植,從書記帶頭抓到全體干部、黨員示范,帶領全鄉群眾成片栽植龍竹650畝,實現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三結合,并通過技術指導,精心管護,現今長勢喜人。
發展短效經濟項目。一方面通過認真分析,依托市場行情,引導全鄉群眾種植地膜花生2500畝,棉花1500畝,僅此兩項全鄉人平增收近200元;另一方面通過資金、技術幫扶,培育各類生豬12500頭,牛、羊、兔等草食性牲畜4100頭,雞、鴨、鵝等小家禽35萬余只,水產養殖總產達10噸以上。
做大做強勞務輸出產業。鼓勵閑散在家的青壯年勞動力,參加舉辦的各類職業技術培訓,激勵他們樹立“外出務工、勤勞致富”的思想觀念,安排好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小孩的生產生活,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全鄉實現輸出勞務4516人,收入達2000萬元。并加大“回引企業”力度,大力實施人才回引,使大批有識之士慷慨解囊,捐資助學,投資基礎設施,改善家鄉落后面貌。
引進資金,發展各類民營經濟
按照“誰投資、誰建設、誰經營、誰收益”的原則,不斷優化投資環境,廣泛吸引民間資金,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繁榮市場經濟。2004年共引進4戶私營企業到場鎮新辦農產品加工作坊,36戶農民到場鎮建房經商,27戶農民在場鎮務工經商落戶。
基礎設施建設
鄉黨政從多方多渠道籌資籌勞,改善全鄉薄弱的基礎設施,一是采取住戶集一點、政府補貼一點的辦法,硬化新老街650米,面積5700平方米;二是利用農網改造的有利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