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省武功縣小村鎮小村鎮社區居委會[610431106001]
- 陜西省武功縣小村鎮西崆峒村委會[610431106216]
- 陜西省武功縣小村鎮東崆峒村委會[610431106217]
- 陜西省武功縣小村鎮薛固村委會[610431106219]
- 陜西省武功縣小村鎮金鐵寨村委會[610431106227]
- 陜西省武功縣小村鎮水渠村委會[610431106228]
- 陜西省武功縣小村鎮照官村委會[610431106229]
- 陜西省武功縣小村鎮薛小村委會[610431106231]
- 陜西省武功縣小村鎮仁村委會[610431106232]
- 陜西省武功縣小村鎮薛祥村委會[610431106233]
- 陜西省武功縣小村鎮尼安村委會[610431106234]
- 陜西省武功縣小村鎮燒臺村委會[610431106235]
- 陜西省武功縣小村鎮馬坊寺村委會[610431106236]
長途區號:0910 | 郵政編碼:712000 | |
車牌號碼:陜D | 行政代碼:610431(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武功縣 | 行政級別:鎮 |
小村鎮是2001年機構改革撤鄉并鎮后,由原薛固鄉和小村鎮合并組成的新建制鎮。地處關中平原中部,武功縣東南隅,東與興平市接壤,南隔渭河與周至縣相望。西、北與普集街鄉、南仁鄉、長寧鎮為鄰。全鎮轄18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128個村民小組,10821戶,42096人。其中,城鎮居民3574戶,9307人,農戶7247戶,32789人。鎮域面積23.9平方公里,耕地22256畝。農村人均耕地0.7畝,是人口密度較高的鄉鎮之一。
小村鎮交通十分便利,隴海鐵路和西寶高速,西寶公路中線,普長公路和縣南環路等國、省、縣道穿境而過,23公里鎮道縱橫如網,并全面實現了鎮道柏油化,村道水泥硬化。
小村鎮境內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地下水資源豐富,農業耕作條件優越,基礎雄厚,是傳統的農業鎮。2002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完成4.78億元,其中鄉鎮企業總產值完成3.18億元,農業總產值完成1.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37元,鎮財政收入完成201.3萬元。
農作物種植以大蒜、玉米、小麥、辣椒、蔬菜為主,形成“雙千田”10000畝,“噸糧田”4000畝,年產糧食12萬噸。農作物尤以盛產辣、蒜聞名全國,是陜西省大蒜出口創匯重要基地,咸陽市大蒜種植面積最大的鄉鎮。現大蒜面積發展到19000畝,辣椒3000畝,大棚菜發展到150畝,雜果500畝,種植業形成“玉米—大蒜,辣椒—小麥”的間作高效栽培模式和“大蒜—西紅柿—冬菜”一年三收萬元錢立體高效農業模式。咸陽恒銳科技示范園,占地500畝,已列入市級農業產業化示范重點項目。西寶高速公路綠色通道長廊建設占地500畝,成為生態環境建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養殖業主要以牛、豬、雞、漁四業為主,其中規模養牛場3個,奶牛、肉牛養殖存欄1713頭,籠養雞6.8萬只,生豬存欄2.55萬頭,養漁水面300畝。是國家瘦肉型豬生產基地。農業基礎設施完善。全鎮電力變壓器130多臺,配套深井泵310多眼,發展暗管節水灌溉3000畝,加之有渭惠渠流經,實現了農業渠井雙保險,旱澇保豐收。全鎮擁有各種農業耕作運輸和加工機械1000多臺,基本上形成了田路林網化,渠道襯砌化,灌溉水利化和耕作機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