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官道鄉李家村委會[610502206200]
- 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官道鄉郭家村委會[610502206201]
- 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官道鄉翁家村委會[610502206202]
- 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官道鄉南家村委會[610502206203]
- 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官道鄉友好村委會[610502206204]
- 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官道鄉馮拜村委會[610502206205]
- 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官道鄉東姜村委會[610502206206]
- 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官道鄉駱家村委會[610502206207]
- 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官道鄉武趙村委會[610502206208]
- 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官道鄉大什村委會[610502206209]
- 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官道鄉賈家村委會[610502206210]
- 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官道鄉李新村委會[610502206211]
- 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官道鄉屯南村委會[610502206212]
- 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官道鄉劉新村委會[610502206213]
- 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官道鄉小什村委會[610502206214]
- 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官道鄉韓家村委會[610502206215]
- 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官道鄉秦橋寨村委會[610502206216]
- 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官道鄉魚家村委會[610502206217]
- 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官道鄉坡李村委會[610502206218]
- 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官道鄉周家村委會[610502206219]
- 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官道鄉張南村委會[610502206220]
- 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官道鄉鐵楊村委會[610502206221]
- 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官道鄉楊公村委會[610502206222]
長途區號:0913 | 郵政編碼:714000 | |
車牌號碼:陜E | 行政代碼:61050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臨渭區 | 行政級別:鄉 |
官道鄉位于渭南市臨渭區以北17公里處,東靠固市鎮,南鄰
辛市鎮,北接下吉鎮,西連田市鎮,屬渭北平塬地帶。境內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轄區總面積5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9600畝。
2001年12月,因撤鄉并鎮,原周家鄉和原官道鄉合并成現在的官道鄉。政府駐地位于渭陽路與故田路十字西二公里處,現轄23個行政村,12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2451人,其中勞動力19462人,非農業人口1215人,轄區總面積5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9600畝。少數群眾信奉天主教,轄區張南韓家村建有天主教堂兩所。
境內交通便利,除渭陽公路穿境而過之外,北鄰雙官路,南接渭富路,有通往渭南、臨潼、三原、咸陽、華山、富平、蒲城等地的客車。全鄉村村通沙石路。郵政、電訊設施齊全,程控電話已開通1653部,廣播電視普及率達到92%以上,轄區有1所供電站,1所變電站,2所供電所,電力供應充足,基本滿足了生產生活的需求。
近年來,官道鄉緊抓西部大開發這一歷史機遇,狠抓產業結構調整,使經濟迅速發展。以農業為主發展資源優勢,挖掘潛力,在鞏固傳統優質小麥、高產玉米等種植的基礎上,大力發展以冬棗、酥梨為主導的種植業,以秦川肉牛、奶牛、雞等養殖為主的畜牧業正在迅猛發展;第三產業以集市街道為主體迅猛增長,其它社會服務業也正在加速發展。2003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1.94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4650萬元,企業總產值147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16元,財政收入完成291.5萬元;教育、文化、衛生、計劃生育等社會事業取得長足的發展,人口出生率控制在4 以下,社會秩序井然有序,人民安居樂業,到處呈現一派蒸蒸日上的繁榮景象,全鄉人民在十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鼓舞下,正在為經濟超常規跨越式發展而奮力向前。
農業資源。
轄區屬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4攝氏度左右,平均降雨量542.7毫米,年日照2280小時,無霜期242天,地處東方紅灌區的中游,水利資源優厚。境內已步建成糧(小麥、玉米)、棉花、油(花生、芝麻、油菜)、果(冬棗、酥梨)、菜(辣椒)、林(速生楊、雜果)等六大農業商品基地。目前全鄉冬棗面積1.6萬畝,酥梨面積3750余畝,年產值可達3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