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尼勒克縣喀拉托別鄉喀拉托別鄉喀爾沃依村[654028207200]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尼勒克縣喀拉托別鄉喀拉托別鄉薩依博依村[654028207201]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尼勒克縣喀拉托別鄉喀拉托別鄉塔斯卓勒村[654028207202]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尼勒克縣喀拉托別鄉喀拉托別鄉闊克托干村[654028207203]
長途區號:0999 | 郵政編碼:835000 | |
車牌號碼:新D | 行政代碼:654028(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尼勒克縣 | 行政級別:鄉 |
喀拉托別鄉系哈薩克語,意為黑山堡。該鄉位于縣城東南面,鄉政府駐喀拉托別村,距縣城15公里。東與阿克塔斯牧場、農四師二牧場農業營、胡吉爾臺鄉接壤,西與尼勒克軍馬場毗連,喀什河從北面環抱,南與木斯鄉相連。海拔高程802-3830米。全鄉總面積161.28萬畝,其中農田面積6.3萬畝(有效灌溉面積4.3萬畝,保灌面積2.33 萬畝),草場面積102萬畝。主要居住有哈薩克、漢、維吾爾、回等民族。
喀拉托別地區從1644年至1936年為部落組織形式的蒙古族蘇木領導。1936-1944年設博勒斯區。1951-1951年10月為鞏哈縣三區,區公所駐喀拉托別,區下設6鄉。1956-1958年,該地區成立9個全作社,第一全作社為伯莫魯合作社,第二合作社為薩三拜合格社,第三全作社為安魯合作社,第七合作社為新生合作社,第八全作社為新光合作社,第九合作社為紅旗合作社。1958年在合作社的基礎上建立紅十月人民公社。1982年,將紅十月人民公社改為喀拉托別人民公社。1984年體制改革時,又改為喀拉托別鄉,下設喀拉托別、喀爾沃依、依因托干、巴斯臺、哈拉哈達、托鐵等6村。
喀拉托別鄉草原遼闊,草場總面積102萬為,已利用面積達90萬畝。春秋草場少,載畜量過大,造成草場退化。
全鄉以牧為主,以農為輔。礦產資源有煤、鐵、銅、重晶石、石英、長石等。煤礦資源有無煙煤、有煙動力用煤兩種。主要分布在鐵木爾勒克、恰拉哈拉、布布拉克、加爾布拉克、阿什勒布一帶,煤層多達17層,總厚度30余米。鐵礦有與煤礦伴生的菱鐵礦、黃鐵礦,以及阿布勒山的磁鐵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