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太康縣常營鎮常西村委會[411627101201]
- 河南省太康縣常營鎮常南村委會[411627101202]
- 河南省太康縣常營鎮常北村委會[411627101203]
- 河南省太康縣常營鎮何常村委會[411627101204]
- 河南省太康縣常營鎮蘇老家村委會[411627101205]
- 河南省太康縣常營鎮前河村委會[411627101206]
- 河南省太康縣常營鎮會城寺村委會[411627101207]
- 河南省太康縣常營鎮葛家村委會[411627101208]
- 河南省太康縣常營鎮黃集村委會[411627101209]
- 河南省太康縣常營鎮八里廟村委會[411627101210]
- 河南省太康縣常營鎮黃崗村委會[411627101211]
- 河南省太康縣常營鎮趙寨村委會[411627101212]
- 河南省太康縣常營鎮馬集村委會[411627101213]
- 河南省太康縣常營鎮內崗村委會[411627101214]
- 河南省太康縣常營鎮靳莊村委會[411627101215]
- 河南省太康縣常營鎮后姚村委會[411627101216]
- 河南省太康縣常營鎮前趙村委會[411627101217]
- 河南省太康縣常營鎮后劉村委會[411627101218]
- 河南省太康縣常營鎮魏家村委會[411627101219]
- 河南省太康縣常營鎮大昌村委會[411627101220]
- 河南省太康縣常營鎮老官王村委會[411627101221]
- 河南省太康縣常營鎮牛城崗村委會[411627101222]
- 河南省太康縣常營鎮劉莊村委會[411627101223]
- 河南省太康縣常營鎮瓦子村委會[411627101224]
- 河南省太康縣常營鎮寇家村委會[411627101225]
- 河南省太康縣常營鎮陳大莊村委會[411627101226]
- 河南省太康縣常營鎮張小莊村委會[411627101227]
- 河南省太康縣常營鎮洼李村委會[411627101228]
- 河南省太康縣常營鎮丁村口村委會[411627101229]
- 河南省太康縣常營鎮和寨村委會[411627101230]
- 河南省太康縣常營鎮高寨村委會[411627101231]
- 河南省太康縣常營鎮五子李村委會[411627101232]
- 河南省太康縣常營鎮五子王村委會[411627101233]
- 河南省太康縣常營鎮鄧家村委會[411627101234]
- 河南省太康縣常營鎮萬寨村委會[411627101235]
- 河南省太康縣常營鎮新莊村委會[411627101236]
長途區號:0394 | 郵政編碼:466000 | |
車牌號碼:豫P | 行政代碼:411627(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太康縣 | 行政級別:鎮 |
常營鎮位于太康縣西部,與扶溝縣接壤。總面積100.3平方公里,耕地10.3萬畝,6.3萬人,轄36個行政村,83個自然村。G311國道貫穿境內8公里,鄉級公路48公里,村村通柏油路,交通便利;國家化工局太康培訓中心、河南油田農場、54635部隊農場和太康縣農場均駐境內。
常營鎮是周口市歷史名鎮之一,因明初名將常遇春大將曾駐扎此地而得名。歷史古跡有夏朝開國王啟的五位王子筑臺作“五子之歌”諷勸夏王太康的“五子臺”遺址,“歌臺流響”是舊太康十大景點之一,還有隋末農民起義領袖竇建德墓等。
常營鎮地處黃淮平原,地勢平坦,平均海拔56.5m,土壤肥沃,年平均氣溫14.3攝氏度,年平均日照2315.3h,無霜期215d,年積溫5274.7攝氏度,年降雨715mm,林木覆蓋率24%。農業生產條件優越,農業機械化程度較高,全鎮擁有機電雙配套機井2498眼,平均40畝地一眼井,有效排澆面積9.6萬畝,旱澇保收田6萬畝。各種大中型農具1.7萬部,每個勞動力擁有動力3.8馬力,用電量270度,每年小麥播種面積8萬余畝,糧食總產5萬噸,其中優質小麥3萬噸,棉花播種面積6萬畝,皮棉總產0.4萬噸,肉類總產0.6萬噸,2001年國民生產總值6.0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205元,農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林果業是常營鎮特色農業。該鎮以科學為先導,著力健全全方位系列化服務體系,因地制宜,用材林、果林同步發展。全鎮擁有陸地油桃1.2萬畝,水蜜桃0.8萬畝,蘋果、葡萄、雜果0.5萬畝,果林面積2.5萬畝,年產鮮果3.75萬噸,產值1.2億元。其中大棚日光溫室油桃500座,會城寺行政村農民自發組織起來成立了常營鎮棚栽油桃銷售有限公司,注冊資金60萬元,擁有固定資產300萬元,向國家商標局注冊了“華壽牌”商標,油桃上了國際互聯網。一年四季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客商云集這里,應接不暇,市場繁榮。2000年元宵節,國務院副總理溫家寶曾來視察,并給予高度評價。2001年5月被國家農業部中國特產之鄉評委會評為“中國油桃之鄉”。
以生豬飼養為主的畜牧養殖業得到規模發展 。2001年底,全鎮各類養殖大戶2400多家,養殖場170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