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王蘭莊鎮王蘭莊三村村委會[130207109201]
-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王蘭莊鎮高先甸村委會[130207109202]
-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王蘭莊鎮橫沽一村村委會[130207109203]
-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王蘭莊鎮橫沽二村村委會[130207109204]
-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王蘭莊鎮橫沽三村村委會[130207109205]
-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王蘭莊鎮橫沽四村村委會[130207109206]
-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王蘭莊鎮高家圍村委會[130207109207]
-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王蘭莊鎮王蘭莊一村村委會[130207109208]
-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王蘭莊鎮王蘭莊二村村委會[130207109209]
-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王蘭莊鎮將軍莊村委會[130207109210]
-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王蘭莊鎮車道鋪村委會[130207109211]
-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王蘭莊鎮大麥鋪村委會[130207109212]
-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王蘭莊鎮西楊莊村委會[130207109213]
-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王蘭莊鎮董恩莊村委會[130207109214]
-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王蘭莊鎮岔道口村委會[130207109215]
-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王蘭莊鎮董唐莊村委會[130207109216]
-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王蘭莊鎮董代莊村委會[130207109217]
-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王蘭莊鎮畢武莊村委會[130207109218]
-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王蘭莊鎮么家莊村委會[130207109219]
-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王蘭莊鎮張神莊村委會[130207109220]
-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王蘭莊鎮高家莊村委會[130207109221]
-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王蘭莊鎮馬家莊村委會[130207109222]
-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王蘭莊鎮楊莊戶村委會[130207109223]
-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王蘭莊鎮李報莊村委會[130207109224]
-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王蘭莊鎮劉遷莊村委會[130207109225]
-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王蘭莊鎮孫永莊村委會[130207109226]
-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王蘭莊鎮抓先莊村委會[130207109227]
-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王蘭莊鎮王道莊村委會[130207109228]
-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王蘭莊鎮劉官莊村委會[130207109229]
- 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王蘭莊鎮彭莊子村委會[130207109230]
長途區號:0315 | 郵政編碼:063300 | |
車牌號碼:冀B | 行政代碼:130207(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豐南區 | 行政級別:鎮 |
王蘭莊鎮隸屬唐山市豐南區,鎮域面積86.6平方公里,轄30個行政村,人口3.8萬人,耕地面積5萬畝。境內津唐高速公路、112國道橫跨東西,邱柳公路縱貫南北,區位優越、交通便利。2006年全鎮完成生產總值79020萬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500萬元,實現財政收入1445.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860元。
農業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農業方面,圍繞建設農業強鎮,加快推進棉花、蔬菜、水產養殖三大產業基地建設,發展高效優質抗蟲棉3萬畝,無公害綠色蔬菜1萬畝,名優品種淡水養殖4000畝。積極培育園林苗木新產業,建成了王三、高家莊各占地100畝的苗木花卉示范園區。先后發展種養業示范園區20個,示范推廣新品種、新技術25項,建成了棉花種植、水產養殖、蔬菜生產等經濟合作組織和天和三草加工、興達棉油、白龍面粉等一批農業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顯著提高。積極爭取國家支農資金,籌資1300萬元,完成農地整理1.5萬畝,形成了“溝溝相通、渠渠相連、閘橋涵配套完備”的排灌體系,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顯著增強。工業生產和項目建設,牢固樹立工業立鎮、興鎮、強鎮理念,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幾年來新上項目30個,固定資產投資額達到2.1億元,其中投資1000萬元以上項目7個。廣源爐料、新泰環保建材、永裕鋼廠、長江水泥廠等一批骨干企業相繼建成投產,初步形成了以冶金、環保建材、化工、鑄造等行業為基礎的產業格局。第三產業方面,依托“兩沿一街”(沿112國道、邱柳路,小城鎮商業街),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吸引鎮內外能人興業經商,促進了第三產業和個體經濟的健康發展。2006年,實現三產增加值4.16億元,三產網點達到4980個,從業人員6310人。
社會事業明顯進步。累計投入1080萬元,完成了王蘭莊中學擴建,畢武莊、橫沽、岔道口3所高標準小學教學樓和4所幼兒園的建設,教學環境和質量顯著提高。籌資120萬元,完成了高標準鎮中心衛生院建設,30個村全部建有規范化衛生室。小城鎮建設累計投資470多萬元,新完成拆遷面積3200平方米,建筑面積5800平方米,投資4.5萬元對鎮政府、財政所、派出所、衛生院、農行營業所等9個單位實施了形象亮化工程,鎮容鎮貌得以改觀。籌資200萬元完成了高標準新敬老院建設,全鎮“五保”集中供養水平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