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更新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00]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白石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01]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安樂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02]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金塘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03]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對坪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04]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九龍廟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05]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慶宜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06]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金花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07]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張家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08]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萬古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09]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石坪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10]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李家坪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11]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譚曹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12]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甲山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13]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平源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14]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南堯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15]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蘇白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16]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大洞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17]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小洞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18]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何公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19]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葛藤坪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20]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長沖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21]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新仁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22]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美潭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23]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大塘沖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24]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碧聯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25]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興陽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26]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大眾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27]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金窩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28]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西岸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29]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下灣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30]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坑口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31]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黛屏源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32]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獅巖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33]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仙江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34]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白若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35]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洪山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36]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潘坳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37]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新源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38]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官坑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39]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大橋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40]
- 湖南省平江縣三陽鄉密巖村民委員會[430626200241]
長途區號:0730 | 郵政編碼:414000 | |
車牌號碼:湘F | 行政代碼:430626(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平江縣 | 行政級別:鄉 |
三陽鄉位于縣境中部,分別與甕江、安定、三市、城關、天岳開發區5個鄉鎮接壤。有懸崖陡俏、百鳥和鳴的密崖寨聳立于中;有綠波蕩漾、玉帶纏腰的汨水繚繞而過,是一塊地域遼闊、環境優美、歷史悠久、物產豐饒、人杰地靈的“風水寶地”。全鄉域集雨面積214平方公里,總人口6萬人,轄42個村、510個村民小組。
這塊紅色的熱土,曾經發生過舉世聞名的“平江起義”和“20萬農軍大撲城”等革命浪潮,千千萬萬的烈士為了革命的成功、新中國的建立而流血于斯,長眠于斯。這里曾涌現了中共六大主席團成員毛簡青和共和國的5位將軍。
豐富的山地資源盛產楠竹、杉木、油茶、竹筍、茶葉、林果、中藥材等物產,蘊藏著金、銀、鎢、長石等礦產。特別是黃金礦更是聞名遐邇,全鄉有9個村開辦了礦點,為國家作出了貢獻。平伍公路、106國道和長平公路穿境而過,帶動了經濟的發展,使群眾生活得到改善,視野得到了開闊。
建國52年、特別是改革開放22年來,勤勞勇敢的三陽人民,堅持實施“社會穩定、農民增收、財政增長、隊伍一流”的四大戰略,樹立“鄉興我榮”的主人翁觀念,依托資源創業,超越資源發展,全鄉“優質稻、林果、大棚菜、中藥材、食用菌、牲豬”大板塊基本形成。1978年至2001年,全鄉沒有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從4.5萬人減少到5000人;全鄉工農業生產總值從解放初期的15萬元增加到2000年的5.1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為25000萬元);農村人均純收入由1978年的200元上升到2000年的1600元,財政收入由1978年的50萬元增加到2000年的480萬元,各類稅收由20萬元增加到280萬元。鄉人民政府駐三陽街,已經融入平江縣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