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洪江市岔頭鄉竹山園村村委會[431281202200]
- 湖南省洪江市岔頭鄉巖里村村委會[431281202201]
- 湖南省洪江市岔頭鄉杉木田村村委會[431281202202]
- 湖南省洪江市岔頭鄉新江村村委會[431281202203]
- 湖南省洪江市岔頭鄉沅江村村委會[431281202204]
- 湖南省洪江市岔頭鄉繁溪村村委會[431281202205]
- 湖南省洪江市岔頭鄉雞公坡村村委會[431281202206]
- 湖南省洪江市岔頭鄉大年溪村村委會[431281202207]
- 湖南省洪江市岔頭鄉大沅村村委會[431281202208]
- 湖南省洪江市岔頭鄉黃雙坪村村委會[431281202209]
- 湖南省洪江市岔頭鄉雙松村村委會[431281202210]
- 湖南省洪江市岔頭鄉高坡村村委會[431281202211]
- 湖南省洪江市岔頭鄉胡家村村委會[431281202212]
- 湖南省洪江市岔頭鄉羊坡村村委會[431281202213]
- 湖南省洪江市岔頭鄉陶家村村委會[431281202214]
- 湖南省洪江市岔頭鄉水尾村村委會[431281202215]
長途區號:0745 | 郵政編碼:418000 | |
車牌號碼:湘N | 行政代碼:431281(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洪江市 | 行政級別:鄉 |
岔頭鄉位于洪江市北部,沅水北岸,與安江鎮僅一水之隔,地理位置為東經110度~110度15分,北緯27度20分~27度29分,東接茅渡、硤洲鄉,南臨安江鎮、龍田鄉,西、北均與省級旅游度假區黃巖接壤,處于“中華第一旅游走廊”黃金帶上,總面積114.50平方公里,距市治黔城58公里。民國時期設茅垅鄉,新中國成立后隸屬硤洲區,1 956年撤區成立岔頭鄉人民公社,1983年撤公社設岔頭鄉人民政府至今。全鄉轄16個行政村,153個村民小組,4758戶,總人口1604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47人。人口出生率8.39‰,自然增長率3.87‰。
全境南北寬2 5公里,東西長24公里,境內主要高山有紅巖屋、中坳、扁擔形等,平均海拔600米,最高峰海拔1130米,最低處1 3 8米,相對一高度1 000米;山脈趨向從北至南由高而低,山勢險峻,地形復雜,起伏多變,孕育出大量山間盆地、臺地、階地、溪流、水潭、瀑布,群山疊嶂、山巒逶迤、溝谷縱橫。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氣候溻和,降雨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7攝氏度左右,年降水量1374毫米。
全鄉有耕地而積l1387畝,林地而積150000畝,森林覆蓋率達8 5%,活立木蓄積量1 4萬立方米,有用材林60000畝,經濟林20000畝,楠竹l352畝。水能資源豐富,有大小、溪流6條,最終匯聚3條注入沅水,可探明蘊藏水能5000Kw,目前已開發總計2870KW,有小( )型水庫1l座,總蓄水里1200萬立方米。水庫主渠道25公里。境內礦藏豐富,已探明的有鈾、硫、鐵、煤、金、釩等。
主要農業為糧食和柑桔。名特優產品有香柚、核桃、天麻、無核碰柑等。2002年全鄉糧食總產量6649噸,比1998年減少11%。2002年柑桔2600噸,是l998年產量的1.11倍。牲畜出欄13200頭,家禽出籠9.8萬羽,水產品85噸。西瓜年產990噸;藥材生產面積l 3 00畝,年產400噸,花卉110畝,以雞公坡村樹樁和大年溪村花卉盆景為主。農業總產值2114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l573.8元。2002年完成農村稅費改革后,鄉財政收入70萬元,比1 998年減少1 8萬元,減少20.5%。2002年,全鄉有鄉鎮企業50個,從業人員421人,總產值123 8萬元,個體經濟戶440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