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大寨村委會[140724104200]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金石坡村委會[140724104201]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武家坪村委會[140724104202]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留莊村委會[140724104203]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樹條峪村委會[140724104204]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厚莊村委會[140724104205]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前龍鳳垴村委會[140724104206]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后龍鳳垴村委會[140724104207]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河南村委會[140724104208]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南垴村委會[140724104209]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大南山村委會[140724104210]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井溝村委會[140724104211]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龍鳳坡村委會[140724104212]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閻莊窩村委會[140724104213]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高家嶺村委會[140724104214]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蒙山村委會[140724104215]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水泉村委會[140724104216]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孔家溝村委會[140724104217]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東王家莊村委會[140724104218]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胡窩村委會[140724104219]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小南山村委會[140724104220]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虹橋關村委會[140724104221]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王秦宮村委會[140724104222]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蔣秦宮村委會[140724104223]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耿秦宮村委會[140724104224]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田川村委會[140724104225]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蒙家峪村委會[140724104226]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北郝峪村委會[140724104227]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南郝峪村委會[140724104228]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潘掌村委會[140724104229]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閻家溝村委會[140724104230]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胡家溝村委會[140724104231]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石馬村委會[140724104232]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洪水村委會[140724104233]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南峪村委會[140724104234]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孟壁村委會[140724104235]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郭莊村委會[140724104236]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東溝村委會[140724104237]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畢家嶺村委會[140724104238]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小陽坡村委會[140724104239]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長勝嶺村委會[140724104240]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安家溝村委會[140724104241]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趙秦宮村委會[140724104242]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北畝村委會[140724104243]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杜莊村委會[140724104244]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上郭莊村委會[140724104245]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神堂嶺村委會[140724104246]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峪溝村委會[140724104247]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麻匯村委會[140724104248]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元溝村委會[140724104249]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西山村委會[140724104250]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馬家溝村委會[140724104251]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白羊嶺村委會[140724104252]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南冶頭村委會[140724104253]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上元村委會[140724104254]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楊家坡村委會[140724104255]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四十畝村委會[140724104256]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蔡嶺村委會[140724104257]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黑土巖村委會[140724104258]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張家峪村委會[140724104259]
- 山西省昔陽縣大寨鎮上梁家山村委會[140724104260]
長途區號:0354 | 郵政編碼:030600 | |
車牌號碼:晉K | 行政代碼:140724(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昔陽縣 | 行政級別:鎮 |
大寨鎮地處山西省東部,太行山西麓,昔陽縣城的南面。屬典型的北方干石山區。境內山巒迭嶂,溝壑縱橫,起伏不平,平均海拔1420米。氣候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平均降雨量500—600mm。全鎮的總面積183平方公里,全鎮共有61個行政村:大寨、金石坡、武家坪、留莊、胡窩、河南、前龍鳳垴、后龍鳳垴、厚莊、大南山、小南山、王家莊、孔家溝、樹條峪、閆莊窩、高家嶺、北井溝、龍鳳坡、虹橋關、南垴、蒙山、水泉、洪水、南峪、北畝、郭莊、孟壁、東溝、畢家嶺、小陽坡、長勝嶺、安家溝、王秦宮、趙秦宮、耿秦宮、蔣秦宮、田川、蒙家峪、南郝峪、北郝峪、潘掌、嚴家溝、胡家溝、石馬、馬家溝、杜莊、上郭莊、神堂嶺、峪溝、麻匯、元溝、梁家山、白羊嶺、南冶頭、上元、楊家坡、四十畝、蔡嶺、黑土巖、張家峪、西山,共11017戶,32880口人,是全縣的第二大鎮。
改革開放以來,大寨人民在思想觀念、發展理念以及生產經營方式上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農業生產開始由追求數量向追求質量和效益的方向轉變,農村經濟的發展逐步從單純依靠種植業向農業、工業、第三產業協調發展轉變。到二00三年底,全鎮的經濟總收入達4.2億元,其中農業占6%,工業占50%,第三產業占44%,農民人均收入達2680元。
在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該鎮大力實施工程戰略,致力于改善生產、生態和生活環境。水利工程:近年來,圍繞治旱興農,緊緊把住“水”這個農業生產的脈搏,實施了“調水、節水、引水、蓄水、保水”五水并舉方略。運用國家集雨灌溉和人蓄解困的政策,投資290萬元,新上馬五項水利重點工程。農業綜合工程:以建設高產高效農田為目的,全力組織實施了三項重點工程:大寨生態科技示范區、農業綜合開發大寨項目、鎮總體規劃項目。農村通訊、電視、交通網絡建設工程:目前,全鎮已實現村村通電話、村村有電視,今年又設施了農村路網建設工程,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發生了巨大變化。生態建設工程:抓住國家大力實施退耕還林和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機遇,大力發展經濟林、生態林和苗木產業。苗木建設全鎮達到3800畝,苗木品種為丁香、五角楓(檜柏)、北京檜、河南檜、檜山、國槐、榆葉玖金絲柳、紅花槐、櫻桃、蓋果、樹梅等一百余種。退耕還林14000畝,現在全鎮的森林覆蓋率達到21%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