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中江縣黃鹿鎮儲糧街社區居委會[510623105001]
- 四川省中江縣黃鹿鎮新全華街社區居委會[510623105002]
- 四川省中江縣黃鹿鎮南街社區居委會[510623105003]
- 四川省中江縣黃鹿鎮響石街社區居委會[510623105004]
- 四川省中江縣黃鹿鎮桂塘村村委會[510623105201]
- 四川省中江縣黃鹿鎮銅音村村委會[510623105202]
- 四川省中江縣黃鹿鎮寶塘村村委會[510623105203]
- 四川省中江縣黃鹿鎮金燕村村委會[510623105204]
- 四川省中江縣黃鹿鎮紅橋村村委會[510623105205]
- 四川省中江縣黃鹿鎮五龍村村委會[510623105206]
- 四川省中江縣黃鹿鎮閣樓村村委會[510623105207]
- 四川省中江縣黃鹿鎮群力村村委會[510623105208]
- 四川省中江縣黃鹿鎮利興村村委會[510623105209]
- 四川省中江縣黃鹿鎮石福村村委會[510623105210]
- 四川省中江縣黃鹿鎮紅金村村委會[510623105211]
- 四川省中江縣黃鹿鎮青藕村村委會[510623105212]
- 四川省中江縣黃鹿鎮飛翔村村委會[510623105213]
- 四川省中江縣黃鹿鎮梨三村村委會[510623105214]
- 四川省中江縣黃鹿鎮福溝村村委會[510623105215]
- 四川省中江縣黃鹿鎮思源村村委會[510623105216]
- 四川省中江縣黃鹿鎮沙河村村委會[510623105217]
- 四川省中江縣黃鹿鎮洪流村村委會[510623105218]
長途區號:0838 | 郵政編碼:618400 | |
車牌號碼:川F | 行政代碼:510623(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中江縣 | 行政級別:鎮 |
" 歷史古鎮----黃鹿鎮,位于中江縣最北端,它始建于漢,因其騍馬交易市場規模宏大,早在明清時代就已經聞名省內外,素有“中江北大門”之稱。它與羅江,綿陽,三臺交界,八鎮相鄰,幅員面積57平方公里,下轄18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總人口27025人,耕地28667畝,是毗鄰地區農副產品及商品貿易的集散重鎮,更是有較強的地域優勢的發展重點鎮。
黃鹿鎮交通發達,羅桂(羅江——--桂花)公路,綿中(綿陽——中江)公路縱貫南北;德三(德陽----三臺)公路,黃黎(黃鹿----黎曙)公路橫跨東西。村社公路支線已進入村、社、農戶,衛星通訊及電視差轉信息已覆蓋全鎮每個角落。水利資源較為豐富,人民渠六期工程主干渠及數十條支、斗、毛渠縱橫交錯遍布全鎮村村社社,全鎮有水庫5座,塘堰195口,總蓄水量為364萬立方米。因人民渠六期工程中江灌區主干渠首先途經黃鹿,故有“中江第一口水”之稱。目前新擬建的蓄水量達2200萬立方米的“黃鹿水庫”也正在勘測之中, 黃鹿鎮場鎮有街道12條,全長500米,總建筑面積0.4平方公里,是省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之一.場鎮基礎設施較完備,內外部條件比較優越.創辦有年產50萬平方米的黃鹿建筑陶瓷廠,年加工量為2100噸的鹿原肉類食品加工有限公司,預制構件廠農副產品加工廠,酒廠,鏵廠,水廠......等多家集體企業和民營企業,1999年鄉鎮企業總產值達5712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3872萬元),實現利稅120萬元.
黃鹿鎮氣候溫和,無霜期長土地肥沃,加上得天獨厚的水利資源條件,農業生產不僅能高產穩產,更能旱澇保收.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紅苕,小麥,大麥為主,經濟作物以花生、油菜為主.1999年,農業總產值達5982萬元,人均糧食占有量達837公斤.
近年來,為適應國內外市場的需要,黃鹿鎮加大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力度,在進一步增加農業科技含量,發展""三商""農業的基礎上,調出耕地1.5萬畝用于發展中江柚、稻田栽藉養魚、牛肉、生豬養殖、大棚蔬菜.....等多種經營項目,為黃鹿鎮的二次創業奠定了基礎。1999年工農業總產值達成1.6694億元,國民生產總值達9749.59萬元,財政收入達260.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20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