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自治區林西縣統部鎮小井子村委會[150424106200]
- 內蒙古自治區林西縣統部鎮兩間房村委會[150424106201]
- 內蒙古自治區林西縣統部鎮曹家屯村委會[150424106202]
- 內蒙古自治區林西縣統部鎮吉林壩村委會[150424106203]
- 內蒙古自治區林西縣統部鎮甘珠廟村委會[150424106204]
- 內蒙古自治區林西縣統部鎮統部村委會[150424106205]
- 內蒙古自治區林西縣統部鎮水泉村委會[150424106206]
- 內蒙古自治區林西縣統部鎮板石房子村委會[150424106207]
- 內蒙古自治區林西縣統部鎮五四村委會[150424106208]
- 內蒙古自治區林西縣統部鎮碧流汰村委會[150424106209]
- 內蒙古自治區林西縣統部鎮烏蘭溝村委會[150424106210]
- 內蒙古自治區林西縣統部鎮敖包河村委會[150424106211]
- 內蒙古自治區林西縣統部鎮大馬金溝村委會[150424106212]
- 內蒙古自治區林西縣統部鎮水頭村委會[150424106213]
長途區號:0476 | 郵政編碼:024000 | |
車牌號碼:蒙D | 行政代碼:150424(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林西縣 | 行政級別:鎮 |
一、地理位置與歷史沿革
統部,百年小鎮。地處北緯40°46′--43°58′,東經117°49′--118°4′,南北長19公里,東西寬22.5公里。總面積為270.4平方公里。座落于巴爾汰河中游,林西北部,鎮政府駐地距縣城45公里,省道S204線,從鎮中穿過,東、南、北面分別與本縣三個鄉鎮相接,西與克什克騰旗毗鄰。
統部鎮,現轄7個行政村(統部村、吉林壩村、水泉村、曹家屯村、兩間房村、小井子村、甘珠廟村),46個自然村,85個村民小組,14000口人。其中有漢族、蒙古族、滿族、回族,并以漢族為多數。
統部鎮系淺山丘陵高寒山區,周邊高、中間低,鎮所在地海拔為900米,南北川高為1070米,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變化較大,年平均溫只4℃,年降水量為400毫米。
統部地區山川秀麗,比較富庶。可渭人杰地靈。
二、經濟和社會發展
統部鎮由于所處的地理位置屬北部鄉鎮的中心地帶,所以經濟比較發達,2002年,全鄉國內生產總值7127萬元,糧食總產量849萬公斤,人均持有糧600公斤,人均純收入1400元。由于統部鄉政府駐地是全鄉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中心。近幾年來,按照小集鎮建設總體規劃要求,現已逐步形成了八個經濟發展小區,兩個基地,一個公園的新格局,其中有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的北方活畜交易市場為內蒙北方最大的活畜交易場所,二00二年十月,成功引進北京“錦繡大地公司”投資,市場規模成倍增長,計劃年交易額將過去的億元實現翻番。小商品批發市場一處,年成交額5000多萬元,同時,鄉鎮企業逢勃發展,現已發展到940個,從業人數5000多人,其中有儲藏能力50噸以上的冷凍廠5家,年產400萬塊磚廠3個。另外,由于這里處于中心地理位置,文教衛生、社會經濟等事業發展較快。目前,有地區衛生院一所,中小學各一所,地區變電所供電能力為6000KVA。有地區法院、中心派出所。郵電、通訊暢通,程控電話可以國內外直拔,政府所在地有線電視入戶率95%,自來水入戶率100%,交通十分便利,S204線縱穿南北,嘎九線橫貫東西。
三、經濟發展優勢
(1)地處要塞,204國道與嘎九線于此交匯,南連內地,北接草原,東西貫通,交通條件十分便利。
(2)物產豐富,農畜土特產品十分豐富,每年除交易大量活畜、肉食、皮張外,還大量收購禽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