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鳳慶縣魯史鎮魯史村委會[530921102201]
- 云南省鳳慶縣魯史鎮寶華村委會[530921102202]
- 云南省鳳慶縣魯史鎮魯家山村委會[530921102203]
- 云南省鳳慶縣魯史鎮沿河村委會[530921102204]
- 云南省鳳慶縣魯史鎮金馬村委會[530921102205]
- 云南省鳳慶縣魯史鎮古平村委會[530921102206]
- 云南省鳳慶縣魯史鎮金雞村委會[530921102207]
- 云南省鳳慶縣魯史鎮鳳凰村委會[530921102208]
- 云南省鳳慶縣魯史鎮犀牛村委會[530921102209]
- 云南省鳳慶縣魯史鎮力馬柯村委會[530921102210]
- 云南省鳳慶縣魯史鎮永新村委會[530921102211]
- 云南省鳳慶縣魯史鎮河邊村委會[530921102212]
- 云南省鳳慶縣魯史鎮團結村委會[530921102213]
- 云南省鳳慶縣魯史鎮永發村委會[530921102214]
- 云南省鳳慶縣魯史鎮羊頭山村委會[530921102215]
- 云南省鳳慶縣魯史鎮老道箐村委會[530921102216]
- 云南省鳳慶縣魯史鎮新塘村委會[530921102217]
長途區號:0883 | 郵政編碼:675900 | |
車牌號碼:云S | 行政代碼:530921(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鳳慶縣 | 行政級別:鎮 |
" 魯史鎮地處鳳慶縣境東北部,鎮政府駐地魯史街距鳳慶縣城80公里,東鄰新華、西接永新,南與大寺鄉和小灣鎮隔江相望,北鄰詩禮,以黑惠江與大理州的巍山縣為界。轄區面積192.44平方公里,地形呈東西窄、南北長,最大橫距15公里,最大縱距20公里。境內最高海拔2970米(位于金馬、沿河交界處的光山頭),最低海拔970米(位于尾巴河瀾滄江入口處),山高谷深,立體氣候明顯,年平均氣溫16.7℃,年平均降雨量為1380.7毫米,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全鎮轄10個村民委員會151個村民小組,居住著漢、彝、苗、等10個民族。人口密度為107人/平方公里。
魯史,原稱阿魯司,歷史上土著民族語演化而成。魯史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有名的歷史古鎮。明萬歷二十六年在此設巡檢司,辟為街場。民國2年(1913)設區團,歷史上一直是順寧府、縣設于瀾滄江北地區行政管理機構所在地。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瀾滄江青龍橋建成,交通條件改善,商旅與日俱增,魯史成為順寧通省驛道瀾滄江和黑惠江之間的住宿驛站。南來北往的客商帶著先進的思想、文化、技術和信息經過這里,從而促進了魯史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文明進程。使魯史成為茶馬古道上的一顆明珠。這里的人民受外來思想影響較早,接受新事物快,經濟意識較強。加之魯史地處鳳慶縣江北地區的中心位置,自然而然的成為了鳳慶縣江北三鄉一鎮的經濟、文化中心和農副產品集散地。
魯史鎮是一個典型的山區農業鄉鎮,以種植業為主,糧食主產玉米、豆類、水稻、小麥等,經濟作物有烤煙、泡核桃、茶葉等,F有耕地面積24320.41畝,其中水田3207.66畝,旱地18154.67畝,茶地2958.08畝。
魯史鎮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思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抓住國家西部大開發和小灣電站建設機遇,調整產業結構,夯實基礎設施,改善生態環境,把魯史鎮建設成為交通便利,夯史文化內涵豐富,環境優美的核桃大鎮、江北地區農副產品集散中心,與全區全縣同步實現小康社會,主要措施:一是確立泡核桃產業的主體地位,調整產業結構。以烤煙產業為過渡,做強做大泡核桃、畜牧業,優化農業種植,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及勞務輸出。到2005年實現泡核桃種植面積達40000畝。二是夯實基礎設施,推進城鎮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