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安吉縣報福鎮湯口村[330523106200]
- 浙江省安吉縣報福鎮上張村[330523106201]
- 浙江省安吉縣報福鎮中張村[330523106202]
- 浙江省安吉縣報福鎮深溪塢村[330523106203]
- 浙江省安吉縣報福鎮洪家村[330523106204]
- 浙江省安吉縣報福鎮石嶺村[330523106205]
- 浙江省安吉縣報福鎮景溪村[330523106206]
- 浙江省安吉縣報福鎮報福村[330523106207]
- 浙江省安吉縣報福鎮彭宅村[330523106208]
- 浙江省安吉縣報福鎮攝湖村[330523106209]
- 浙江省安吉縣報福鎮統里村[330523106210]
長途區號:0572 | 郵政編碼:313000 | |
車牌號碼:浙E | 行政代碼:330523(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安吉縣 | 行政級別:鎮 |
報福鎮位于安吉縣南部,天目山北麓,東鄰上墅鄉,南接臨安縣,西與章村、杭垓兩鎮交界,北界下湯鄉,是在山林土特產品集散的基礎上,緩慢發展起來的以竹、電、鞋為主具有山區特色的小城鎮。
【鎮名來歷〓建置沿革】明代即稱廣苕鄉;1949年,屬孝豐縣廣苕鄉;同年秋,撤鄉建區稱金苕區;1950年春,分建報福、紫嶺、和塔3鄉;1955年冬,撤區將紫嶺、和塔兩鄉并入報福鄉;1958年10月,并報福、章村、湯口3鄉建報福公社,后因老石坎水庫大壩加高,淹沒區擴大1961年9月,劃出章村、湯口另建公社,將其所屬上張、中張、湯口3個大隊劃歸報福公社;1984年1月,稱報福鄉;1989年8月,
撤鄉建鎮,稱報福鎮。
【改革開放以來大事記】1982年,建造報福影劇院。1983年,山林承包責任制。1984年,建鄉。1989年,撤鄉建鎮。1992年,建造敬老。1994年,天荒坪電力特種鞋二廠在華東地區鞋類評比中榮獲新技術、新產品金獎。1996年,在創建文明城鎮活動中獲銅杯;建造了農貿市場。1997年,鎮中心小學教學樓竣工;投資200萬元完成了兩條砂改油路澆筑工程。1998年,《報福鎮總體規劃綱要》論證通過。
【一方產業——小水電】報福鎮素有安吉電力之鄉之稱。其境內水量充沛,溪流縱橫,坡陡流急,深溪河、石嶺河、統里河3條河,由南向北急流而下,山高水急,落差大,水力資源極為豐富,是發展小水電的理想之地。早在50年代,報福人民為了擺脫“點燈用油、碾米用臼”的貧困狀況,便掀起了報福鎮興辦小水電的第一個熱潮,1957年興辦報福鎮第一座小水電站即機器堆電站,截止1959年共興辦了紅領巾等10座電站。為此,受到了周恩來總理親筆題詞嘉獎。1993年,投資555萬元梯級開發,層層利用,迎來了報福鎮小水電開發的第二個高潮。1994年,洪家村率先打破投資體制,以股份制形式發展小水電事業,增量大,效益好。1996年,建成湖州市徑流電站中裝機容量最大的一座小水電站——三步石電站,年收入百萬元左右。目前,報福鎮共有小水電站22座,其中股份制16座,總投資2000多萬元,總裝機容量達到10670千瓦,1998年小水電站產值1108.9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