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德化縣龍潯鎮潯東社區居委會[350526101001]
- 福建省德化縣龍潯鎮德新社區居委會[350526101002]
- 福建省德化縣龍潯鎮興南社區居委會[350526101003]
- 福建省德化縣龍潯鎮南門社區居委會[350526101004]
- 福建省德化縣龍潯鎮金鎖社區居委會[350526101005]
- 福建省德化縣龍潯鎮龍鵬社區居委會[350526101006]
- 福建省德化縣龍潯鎮湖前社區居委會[350526101007]
- 福建省德化縣龍潯鎮園丁社區居委會[350526101008]
- 福建省德化縣龍潯鎮寶美村委會[350526101201]
- 福建省德化縣龍潯鎮丁溪村委會[350526101202]
- 福建省德化縣龍潯鎮丁墘村委會[350526101203]
- 福建省德化縣龍潯鎮大坂村委會[350526101204]
- 福建省德化縣龍潯鎮英山村委會[350526101205]
- 福建省德化縣龍潯鎮高陽村委會[350526101206]
長途區號:0595 | 郵政編碼:362000 | |
車牌號碼:閩C | 行政代碼:350526(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德化縣 | 行政級別:鎮 |
龍潯鎮位于德化縣南部,是全縣經濟、文化、金融、貿易和交通的中心,1997年龍潯與潯中兩鎮進行行政區域調整,浐溪南岸的寶美、丁溪、丁墘、大坂、英山、高陽、龍鵬、湖前、南門、興南、德新、潯東、金鎖新村、園丁新村14個村(居)歸屬龍潯鎮管轄。土地面積40.43平方公里,耕地8101畝,林地34893畝,森林覆蓋率56.5%。目前,全鎮共有135個村(居)小組,1999年末全鎮人口4.4875萬人,其中漢族占99.8%,滿、回、壯、高山等少數民族占0.2%,外來暫住人口3.3萬人,旅居海外華僑、華裔和港、澳、臺同胞2萬多人。
龍潯是德化歷代縣治之所,唐貞元年間建歸德場,五代后唐長興四年(公元933年)建縣時設治于此。宋乾德2年(公元946年)置龍潯驛,明屬坊隅里,清屬城內社,民國23年(公元1934年)改為潯中聯保,民國28年稱潯中鎮。建國后先后屬第一區、潯中公社,1956年重建潯中鎮,1980年更名城關鎮,翌年改為龍潯鎮。鎮政府所在地于1997年遷至湖前小區的湖中路。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90年代后,龍潯鎮先后改擴建一大批舊城區,興建湖前、東大路、園丁新村、寶美新村、民營科技園區及東環路、南環路、英山、西環等新的居民、工業小區,使城區面積比建國初期擴大25倍。建成貫穿東西的西門至寶美主干道,干道兩旁高樓林立,外貿大廈、電力大廈、供銷大廈、南門集貿市場等高層建筑都在轄區內;街道兩旁綠樹成蔭,沿溪的青年路清靜、幽雅,景色宜人,城區配套設施比較齊全。1993年跨入省級衛生縣城行列,1999年順利通過省級文明衛生縣城驗收,充滿現代氣息的山城初具規模。
龍潯是德化的經濟中心。擁有千萬元以上固定資產的工業企業數十家,全鎮已形成以陶瓷為龍頭,樹脂、臘藝、瓷土加工、紙箱林藝為補充,高新技術為依托,第三產業為鏈條的經濟發展格局,全鎮共有12家企業集團,659家工業企業,1991家商業企業,21家民間科技研究所,就業人員達8.2萬人,1999年全鎮企業總產值25.1億元,占全縣的46%;工農業總產值17.08億元,人均純收入463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272元,鎮財政收入4358萬元,1998年被評為福建省“百強鎮”和“明星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