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寧省鐵嶺市清河區張相鎮大孟屯村民委員會[211204101200]
- 遼寧省鐵嶺市清河區張相鎮謝家屯村民委員會[211204101202]
- 遼寧省鐵嶺市清河區張相鎮東二臺子村民委員會[211204101203]
- 遼寧省鐵嶺市清河區張相鎮東華村民委員會[211204101204]
- 遼寧省鐵嶺市清河區張相鎮東三臺子村民委員會[211204101205]
- 遼寧省鐵嶺市清河區張相鎮張相屯村民委員會[211204101206]
- 遼寧省鐵嶺市清河區張相鎮十八道崗子村民委員會[211204101207]
- 遼寧省鐵嶺市清河區張相鎮南臺村民委員會[211204101208]
- 遼寧省鐵嶺市清河區張相鎮前馬家溝村民委員會[211204101209]
- 遼寧省鐵嶺市清河區張相鎮尹家堡子村民委員會[211204101210]
- 遼寧省鐵嶺市清河區張相鎮石家堡子村民委員會[211204101211]
- 遼寧省鐵嶺市清河區張相鎮閆家堡子村民委員會[211204101212]
- 遼寧省鐵嶺市清河區張相鎮斛米溝村民委員會[211204101214]
長途區號:0517 | 郵政編碼:223001 | |
車牌號碼:蘇H | 行政代碼:320802(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清河區 | 行政級別:鎮 |
張相鎮位于清河城區近郊,區域面積120平方公里,平原、丘陵、山區各占三分之一,是一個七山半水二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的半山區鎮。全鎮轄16個行政村(含一個鮮族村),32個自然屯,總人口21500人,耕地面積38500畝,林地110000畝,草場10000畝。是一個歷史悠久的魚米之鄉,也是一個集滿、漢、朝、回等11個民族的多民族之鄉。
1984年,成立清河區建制,清河鄉(現張相鎮)劃歸清河區管轄。1999年11月清河滿族鄉更名為張相鎮,政府名稱也隨之更名為張相鎮人民政府。
鎮政府帶領全鎮人民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依托,以招商引資為牽動力,積極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民營企業,不斷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實現了全鎮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到2003年末,全鎮農村社會總產值實現5.4億元,企業總產值實現4.7億元;鎮財政收入實現80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500元。1998年以來,招商引資成果顯著,共引資2.2億元,引進項目52個,其中生產加工型企業45個,投資規模在500萬元以上的生產加工型項目15個,全鎮工業企業總量發展到58個,初步形成以機電、食品加工、機加、建材為主導產業的工業格局。農業經濟全面發展,經糧作物比實現6:4。全鎮種植業以鮮食葡萄為主導,現已栽植葡萄10000畝,形成張相鎮萬畝葡萄示范園區,并配套建成鮮貯庫104座,年貯量200多萬公斤,2000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遼北葡萄開發第一鎮”。養殖業以小區建設為重點,2001年投資1800萬元,率先在南臺村建成占地150畝,飼養規模1200頭的奶牛養殖專業小區,在其帶動下,近兩年又先后建成了前馬奶牛養殖小區、張家養羊小區、前馬三鑫牧業小區、大孟肉雞養殖小區、謝屯育肥牛養殖小區,畜牧業向專業化、規模化、科學化方向發展的同時,促進了農業結構調整的良性發展,極大調動了群眾積極性,養殖業成了全鎮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產業。我們緊緊抓住石家村被列入清河旅游度假區整體規劃的有利契機,大力開發民俗特色旅游業。在石家村開發滿族風情“八大碗”一條街,并引資建設了“鳳舞山莊”、“八旗山莊”、“真言寺”等餐飲游樂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