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綏寧縣李熙橋鎮李熙居委會[430527102001]
- 湖南省綏寧縣李熙橋鎮李熙村委會[430527102201]
- 湖南省綏寧縣李熙橋鎮林家頭村委會[430527102202]
- 湖南省綏寧縣李熙橋鎮大龍村委會[430527102203]
- 湖南省綏寧縣李熙橋鎮梅林村委會[430527102204]
- 湖南省綏寧縣李熙橋鎮陳家村委會[430527102205]
- 湖南省綏寧縣李熙橋鎮灣頭村委會[430527102206]
- 湖南省綏寧縣李熙橋鎮金子嶺村委會[430527102207]
- 湖南省綏寧縣李熙橋鎮漿塘村委會[430527102208]
- 湖南省綏寧縣李熙橋鎮石階田村委會[430527102209]
- 湖南省綏寧縣李熙橋鎮長寨村委會[430527102210]
- 湖南省綏寧縣李熙橋鎮滾水村委會[430527102211]
- 湖南省綏寧縣李熙橋鎮雙元村委會[430527102212]
- 湖南省綏寧縣李熙橋鎮蘇洲村委會[430527102213]
- 湖南省綏寧縣李熙橋鎮逆流水村委會[430527102214]
- 湖南省綏寧縣李熙橋鎮塘沖村委會[430527102215]
長途區號:0739 | 郵政編碼:422000 | |
車牌號碼:湘E | 行政代碼:430527(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綏寧縣 | 行政級別:鎮 |
【鄉情簡介】
李熙橋鎮位于綏寧縣東北部,地處東經109度49分~110度32分,北緯26度16分~27度8分之間。東南臨白玉鄉,西接唐家坊、武陽,北抵紅巖。東西寬約6公里,南北長約16公里。2004年,全鎮總面積57.45平方公里。有水田14620畝,旱地2200畝,園地13280畝,林業用地58000畝,鎮政府所在地李熙村,距縣城67公里。轄15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11個村民小組,5129戶,18271人。
【人文歷史】
唐朝太宗時期,峨眉道人李熙山至此,見此地風光秀麗,人杰地靈,便長期在金銀寨修煉,并帶領當地百姓修了一座大橋,后人為紀念他的功績,命名為李熙橋,李熙名由此而來。
宋元明時期,境屬靖州綏寧縣。宋紹興年間,于姓始祖于仲仁領部下蘇、袁、藍、沈、栗五員大將征南到此地,其后裔大多定居于此。境內以林、莫、羅、陳、于、陶、向、顏、譚、卿等姓氏為多。
中華民國時期,經歷1949年、1950年兩次解放,1951年李熙區成立,管轄鹽井、白玉、李熙,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84年李熙橋公社改為建制鎮。
【名勝古跡】
1、梅林村有一座佛教圣地——回龍寺,也是眾多老人休閑娛樂的好地方;
2、金子里村有金銀寨、楊宮殿兩處名勝古跡,許多游客都紛紛慕名而來;
3、李熙村村內有著名的縣文物重點保護區——黃道堂;
4、塘沖村有遠近聞名的佛教圣地——顯靈寺;有古今文明的——楊公奄,目前已修復完好;還有一個天然的巖門洞,長幾百米,寬十余米,洞內能容納上千人。
【優勢資源】
1、林業資源
鎮內有林地58000畝,林木以松、杉為主要樹種,夾雜有楠竹及少量樟、楠木等珍貴樹種,林業資源可以說是相當豐富。
2、農業資源
農業資源種類繁多,主要分種植業和養殖業兩種,種植業以糧食作物、水果類、藥材類等為主;以大龍梅林灣頭陳家金子里漿塘六村為中心的萬畝四季果園,品種繁多,味美價廉。養殖業以家禽養殖、水產養殖等為主,其中漿塘、滾水等村的李熙麻鴨是當地的傳統優質土特產。
3、水利資源
境內水能資源較為豐富,年流量達5.71億立方米,可利用開發電站、灌溉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