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慈利縣許家坊土家族鄉麒麟村委會[430821213201]
- 湖南省慈利縣許家坊土家族鄉紅坪村委會[430821213202]
- 湖南省慈利縣許家坊土家族鄉龍坪村委會[430821213203]
- 湖南省慈利縣許家坊土家族鄉巖口村委會[430821213204]
- 湖南省慈利縣許家坊土家族鄉南莊村委會[430821213205]
- 湖南省慈利縣許家坊土家族鄉鄧界村委會[430821213206]
- 湖南省慈利縣許家坊土家族鄉楊橋村委會[430821213207]
- 湖南省慈利縣許家坊土家族鄉大峪村委會[430821213208]
- 湖南省慈利縣許家坊土家族鄉咸水村委會[430821213209]
- 湖南省慈利縣許家坊土家族鄉陽坪村委會[430821213210]
- 湖南省慈利縣許家坊土家族鄉堆金村委會[430821213211]
- 湖南省慈利縣許家坊土家族鄉大塘村委會[430821213212]
- 湖南省慈利縣許家坊土家族鄉棋盤村委會[430821213213]
- 湖南省慈利縣許家坊土家族鄉新建村委會[430821213214]
- 湖南省慈利縣許家坊土家族鄉浮石村委會[430821213215]
- 湖南省慈利縣許家坊土家族鄉陳坪村委會[430821213216]
長途區號:0744 | 郵政編碼:427000 | |
車牌號碼:湘G | 行政代碼:430821(身份證號碼前6位) | |
隸屬政區: 慈利縣 | 行政級別:鄉 |
許家坊土家族鄉位于張家界市慈利縣西部,東臨陽和土家族鄉,南與溪口鎮隔河相望,西與永定區接壤,北與武陵源區交界,距張家界市區30公里,距慈利縣城70公里。境內屬丘陵地貌,中部較為平坦,張慈公路貫穿全境、距在建的常張高速公路出口僅10分鐘路程,三座移動電話基站羅列公路兩側,全鄉交通、通訊十分方便。
該鄉始建于解放初期,1950年改為許家坊人民公社,1984年恢復鄉建制,1994年被定為土家族鄉,1995年4月與甘堰、陽和兩鄉合并為許家坊土家族鄉,1998年11月又恢復1994年建制。全鄉總面積80.52平方公里,共有耕地面積1.9萬畝,全鄉有16個村、219個村民小組、5114戶、19484人,其中土家族人口14535人、農業人口18200人。2002年,該鄉糧食總產量達8280噸,農業總產值3000萬元,農民人均年純收入1530元。該鄉因盛產苧麻,苧麻年均種植面積15000畝,年均產量在2000噸左右,素有“苧麻之鄉”的美譽。
在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方面,該鄉黨委帶領全鄉26個黨支部、544名共產黨員,通過深入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教育活動、實施“三富”工程等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不斷提高農村基層黨員干部的政治文化素質,選準、配強農村黨組織班子,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使黨支部和絕大多數黨員在各自的生產單位中都享有較高的威信,成為群眾的主心骨、致富奔小康的引路人。2002年,全鄉年人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共產黨員就有116戶,人均年收入增長在100元以上的黨員家庭有1683戶,并涌現出了象浮石村種植優質棚桔的朱桂玉、陽坪村養殖湘西黃牛的向昆侖等一大批市縣科技示范戶,極大的促進了全鄉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該鄉經過多年艱苦奮斗,已實現組組通公路,照明入戶率達100%;程控電話用戶已達1850戶,新建成一座聯通基站和一座移動基站,手機用戶達1500人;有線電視覆蓋全鄉,已發展用戶1700戶,衛星收視用戶1630戶。小城鎮建設已具規模,已建成可容納70輛中巴車停靠的客運中轉站;已立項的集鎮自來水工程也在籌建之中;新建了近4000平方米、可容納5000人的農貿市場,每逢周三、周六,八方客商云集,人頭涌動,生意十分興隆,年成交額在5000萬元上下。